2月21日,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技術零部件及服務展覽會(以下簡稱CINEVE 2025)在北京·首都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本次展會面積2.5萬平方米,吸引了全球587家參展企業,共展示了4972件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最新産品。
展會到場的部分駐華大使館、車企及供應鏈企業負責人合影
作為我國首個覆蓋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鏈的專業展,CINEVE 2025“從設計到製造,從使用到服務”,全景式展現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最新技術成果與産品創新。
展區現場的專業觀眾
部分展商攜前瞻産品/技術精彩亮相
國際合作交流深化 全球機遇觸手可及
CINEVE 2025在開幕式當天上午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大會暨出海論壇。
供應鏈大會暨出海論壇現場
本次論壇盛況空前,參會人數超過千人,匯聚了來自美國、芬蘭、墨西哥、亞美尼亞、菲律賓、巴西、瑞士、荷蘭、希臘、英國、摩洛哥、摩爾多瓦、西班牙、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斯洛伐克、捷克、意大利、格林納達等22國大使館的66位官員,161家車企相關部門負責人和118家企業的767位供應鏈企業負責人,還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國際國內專家。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芬蘭、哥倫比亞、墨西哥、菲律賓、巴西等7國駐華大使館領導在論壇上發佈了各自國家的最新政策與市場需求,為參會企業提供了拓展全球市場的寶貴信息和明確方向。
當天下午,希臘、芬蘭、墨西哥、匈牙利、西班牙、斯洛伐克、亞美尼亞等7國大使館更是獨立舉辦了7場投資貿易洽談會,吸引了37家車企負責人及147家供應鏈企業的積極參與,成功搭建了一個直接、高效的供需對接和合作交流平臺。
此外,芬蘭、墨西哥等4個國家的42家國際展商帶來了127件産品與中國供應鏈企業和車企進行深度交流與合作。其中,芬蘭的Qt公司展示了其用於智慧駕艙開發與優化的Qt軟體框架,得到了眾多國內車企的認可;墨西哥的Nemak公司則帶來了其新型輕質汽車鋁合金NemAlloy等産品,得到了諸多供應鏈企業的積極問詢。
與此同時,22國駐華大使館及國內外車企對感興趣的供應鏈企業進行了現場觀摩。其中,睿創微納的非製冷紅外探測器晶片、京能新能源的兆瓦級液冷超充技術、欣界能源的鋰金屬固態電池“獵鷹”以及強腦科技的腦機介面技術最前沿成果,均吸引了廣泛關注,贏得了高度評價。這些觀摩活動展現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創新實力,為國際合作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大使館、車企、優質供應鏈企業代表在展會現場觀摩
開年首展 前瞻産品震撼亮相
CINEVE 2025展區現場熱鬧非凡,最為火爆的當屬前瞻産品發佈區,共有58款影響造車行業的前瞻技術産品在此處集中展示。
這些産品集聚了解決電車行業痛點、促進未來5年發展的前沿技術:具身機器人(4款)、空中成像(4類)、車載健康系統(6套)、AI座艙(6個)、智慧駕駛解決方案(10個)、智慧顯示技術(4個)、高算力晶片(7款)、固態電池(4塊)、先進底盤系統(6個)以及輪轂電機(7個)等創新成果紛紛亮相,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駐足觀賞與深入交流。
部分前瞻産品精彩展示
本次樂聚機器人展示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成為前瞻産品中當之無愧的明星展品,樂聚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已助力一汽紅旗、蔚來汽車等多家企業提升作業效率,從人工的30%提升到了50%,憑藉著強大的應用能力該企業已吸引了眾多海外企業的目光,紛紛表達了強烈的採購意向。
在展會期間,更有35家優質企業的負責人親自上陣,圍繞其核心技術、前瞻産品進行了精彩的主題路演,進一步促進了技術的交流與推廣,並將聯動“車企供需合作交流專區”,實現創新成果的精準商業轉化。
四台車“邊講邊拆” 直接關鍵技術
CINEVE 2025展會特別設置了新車拆解演示專區。該專區以“八大主題專場拆解”為核心,涵蓋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領域。
拆車活動設計了五大環節:拆(現場拆解4款受消費者喜愛的爆款車)、比(對比八大主題下的327個核心零部件)、看(展示行業首發的58款造車黑科技)、修(資深專家邊拆邊講,傳授維修技巧)、學(老師傅親自指導,讓觀眾親手體驗拆車過程)。
拆車活動吸引了超過60000名專業觀眾及汽車愛好者前來觀看,在拆車的網紅打卡點,更有超80位KOL前來打卡留念,通過他們的傳播,拆車區的全網流量已破億,成為全館的流量擔當。這次拆車活動不僅加深了觀眾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理解,還為參展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品牌曝光和商機。
民營企業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主要力量
據統計,本次展會共有上市企業52家,國有企業82家,而民營企業則高達378家,佔據了參展企業的半壁江山,民營企業已成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這378家民營企業不僅展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創新活力和蓬勃發展態勢,還為國內外觀眾提供了一次全面了解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機會。
據悉,已有8萬名觀眾報名參觀此次展會,展會將持續至2月24日。(資料來源:雅森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