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智慧化轉型過程中,汽車內飾作為用戶接觸最頻繁的部件,也正從功能組件“配角”轉向定義産品競爭力的“核心”。從汽車座椅的技術升級,到環保再生材料的應用,再到可定制的內飾主題,圍繞感知智慧化、體驗情感化、生態可持續,汽車座艙不僅變為品牌溢價的重要組成,也成為未來出行的探索前沿。
在近日開幕的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全球領先汽車座椅內飾系統供應商豐田紡織展示了多項核心技術産品和面向未來的座艙空間解決方案,為用戶帶來了“更自由、更舒適、更環保”的感官體驗。豐田紡織(中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莊志強博士表示,“豐田紡織要做未來移動空間的開拓者,這是我們的定位和方向。為此會進行更多的創新,堅持精益生産和品質製造,並與合作夥伴合作共贏,積極因應産業變化,努力與‘中國速度’共同成長。”
走過107年發展歷程的豐田紡織,作為傳統內飾企業,面對産業的快速革新與日益多元的客戶需求,依然保持著時代緊迫感,一方面敢於接受新的挑戰,堅持並踐行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堅守安全底線以質取勝,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持續發揮其引領作用。
創業百年 進化不止
創新二字知易行難,既需要遠見和定力,也需要積累與沉澱。在行業同質化類型套路千篇一律的當下,以品質價值為原點,沒有一味跟隨,而是以安全守護、舒適性、科技感和個性化層層鋪墊,這或許就是豐田紡織的差異化創新底氣,也傳遞出這家百年企業內核的深度與廣度,仍在無限延展。
在車展現場,豐田紡織首次亮相的Qualia Pod質享艙吸引到很多觀眾爭相體驗,這是一款面向4S店、機場休息室、寫字樓等場景的産品,依託豐田紡織在座椅、移動空間打造方面的經驗,融合了沉浸式聲場、舒緩釋壓等五感放鬆領域技術,營造出高品質的休憩鬆弛感。
另一款引人駐足的展品是“未來創想印藝座椅”,這是豐田紡織與富士膠片、共和皮革聯手打造的滿足智慧汽車時代消費者個性需求的定制化産品,採用合成革噴墨技術,將汽車座椅面套繪製成用戶喜歡的圖案,在保留基材原始質感的同時,同步呈現高光澤精美印刷效果,具備高耐磨性和高耐久性。
莊志強博士表示,“從107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豐田紡織的産品換了很多,從紡織機械到紡織,再到汽車內飾和座椅,跨度相當大。我們認為自己適應新的時代和變化的開發和創新能力還是非常強的。這是對自己的基本認識,未來也會朝著這樣的方向繼續前行。”
豐田紡織在2025上海車展全球首發的“MX OASIS 2030移動出行空間智慧座艙”,是從中國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出發,打造的一款可以根據需求自由定制的個性化智慧生活概念座艙,就像自家客廳一樣舒適自在,智慧適配多樣化生活方式和使用場景。值得一提的是,該智慧座艙的姿態聯動顯示屏是由豐田紡織與聯想集團共同開發;空中顯示系統和語音識別系統則是與東超科技、中科創達合作完成;健康監測系統的合作對像是量子數碼健康;車門飾板氛圍照明系統由華勤技術提供支持。
“合作共贏也是此次參展的主題之一。我們希望能充分利用合作夥伴對軟體、系統和電控等領域的優勢,一起構建未來的智慧座艙,並體現在我們的産品中,”在莊志強博士看來,“現在如果不能推出創新性的産品,競爭力就會越來越弱,融合與合作是趨勢所在。希望通過這樣的努力,能夠使豐田紡織仍然維持行業競爭者的地位,同時不斷擴大我們的業務。”
堅守安全 以質取勝
時代的倍速疾馳,讓放慢的節奏更顯稀缺珍貴。堅守安全底線,堅持品質追求,以技術超越客戶期待的創業精神,持續被豐田紡織擦亮、放大,這可以看作是行業浮躁下的一種特立獨行。
“我們參展的汽車座椅,包括紅旗定制座椅,雷克薩斯LM座椅和豐田賽那座椅,都對表皮材料進行了一些優化,舒適度也有了很多提高。當然,對於座椅來説,最重要的基礎還是安全。産品開發週期越來越短,但我們始終認為安全性是需要堅守的最重要的內容。”莊志強博士強調,“我認為安全應該是最基本的底線,在各國認證試驗中,座椅都是安全強度的強檢對象,而我們更是對此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包括70萬次的耐久性試驗評價要求等。”
汽車作為出行工具,過去的傳統座艙設計主要側重於滿足基本乘坐和出行需求,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消費需求升級,特別是智慧座艙的興起,使得汽車不再僅僅是代步工具,部分內飾件也在經歷各種創新升級。莊志強博士對此表示,最近在與不少主機廠的合作之中,大家會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製造、品質以及基本的功能上。“可能大家對這些概唸有了一些重新的認識,包括目前在輔助駕駛情況下,各種功能的使用,以及零重力座椅等技術産品的運用上,堅持安全至上的理念。”
遵循“理性趨勢”的創新,是在專業水準的基礎上打開想像的空間,並由此帶來最原生的價值。未來,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慧化的發展,個性化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豐田紡織會開發一些相應的技術,也會找到相應的盈利模式和生存空間。莊志強博士指出,超越和創新,傳承和堅持,二者表面看似矛盾,但實質長期來看並不矛盾。無論智慧座艙未來如何演進重構,一些底層邏輯始終要遵循。精益生産和對於製造本身的專注以及對品味的追求正是豐田紡織的最大優勢。
以中國速度強化競爭力
數據顯示,2025年3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終端市場滲透率為51.7%,同比增加6.8個百分點;1-3月累計滲透率46.4%,同比增長10.8個百分點。中國汽車産業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行業變革,電動化、智慧化發展領先全球,如何在高速迭代的中國市場保持競爭力,也是豐田紡織無法繞開的課題。
莊志強博士認為,當今的汽車市場環境變化非常大,特別是在中國市場。“豐田紡織是一家全球性企業,我們經常在公司內部與其他區域進行溝通,目前受到電動化和智慧化飛速發展的壓力最大的還是來自中國地區。
從市場層面看,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80萬輛,市場佔比已超過40%。此外,中國車企的市場份額也增長非常迅速。由此帶來直接的影響是燃油車的市場份額的減少,包括豐田等傳統燃油車主機廠實際上都有所減産,這也給豐田紡織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其次,用戶體驗的改變也是環境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原來整車廠或零部件廠商主要是在前期市場調研的基礎上自主開發,然後再讓客戶來選擇。但現在更加強調用戶體驗,用戶的直接需求或潛在需求會成為企業未來研發的一個重要主題。
與此同時,主機廠之間以及座椅和內飾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例如原來我們的研發週期,包括試驗、試作、評價等都有一個固定模式,現在如果不進行更改,可能就跟不上速度,特別是面對國內的一些新能源車廠。
如何平衡成本控制也構成了挑戰。隨著成本不斷降低,對我們來説,供應商的選擇、篩選,以及新的供應商開拓,成為非常大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再有就是生産和製造上也需要更多的改變。”
借助於中國市場的不斷擴大,供應商也會隨之實現增長。在汽車內飾行業,一些傳統的全球性整車供應商都已開始著手現地化業務。另一方面,新的國內企業也在不斷成長,整個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莊志強博士坦言,“其實從展品可以看出,我們都在對應著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而行動。在壓力之下,也在豐田之外的客戶拓展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和嘗試,未來我們希望,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非豐田係車企的供貨比例能有大幅度提高。”
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智慧化進程將繼續深刻影響豐田紡織的發展軌跡,越是複雜多變的形勢,越需要戰略定力和以客戶為本的行業初心,技術創新、精益生産疊加製造品質優勢,將成為豐田紡織持續轉動增長齒輪的關鍵,正如莊志強博士所言,“只要技術足夠紮實,産品足夠紮實,就會被市場認可接受。”(文/楊曉紅 圖/豐田紡織)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