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業深刻的行業變革中,中國自主汽車品牌正憑藉在新能源領域的超前佈局實現彎道超車。從本次上海車展來看,跨國車企並不甘於放棄在中國市場多年的經營,正從以“中國需求”實現擴展轉向以“中國速度”來加速擁抱市場的變化,在新能源領域全面發力,以期重拾昔日輝煌。
眼下的中國汽車市場,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産品佔有率已達近七成,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遠遠高於海外其他市場。據主辦方不完全統計,在現場展出的1308台車輛中,新能源車佔比超過七成,顯示出汽車行業在新能源領域的競逐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唱響“在中國,為中國”的參展跨國車企在本屆車展上基本“電力全開”,一改在新能源車領域的被動退讓之勢,爭相推出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新能源車型,許多還是全球首秀,未來幾年在華新能源車方略也更為激進。
明顯可以看到,包括日産、豐田、本田和“BBA”在內的日係、德係車企均將此次車展視為展示階段性轉型成果的舞臺,在純電、混動方面的亮點車型紛紛登場。
“要擦亮新能源時代日産技術的金字招牌!”日産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馬智欣在車展上坦言。這次,日産汽車以全新新能源矩陣亮相。除了帶來其首款由中國團隊主導設計研發、專為中國市場打造、定位“家庭智慧純電SUV”的純電車型日産N7外,還在車展上全球首發了插混動力皮卡Frontier Pro PHEV。此外,到2027年夏季,日産將投放新能源汽車從原來計劃的8款增加到10款,其中日産品牌從5款增加到9款,更多的車型還會陸續到來。
長安馬自達智電豪華車型MAZDA EZ-60也進行了全球首秀。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社長毛籠勝弘表示,長安馬自達將憑藉與長安汽車共同研發的多款新能源産品,向全新領域進發。從現在至2027年,長安馬自達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能源産品。
廣汽豐田鉑智品牌的第三款純電動車型鉑智7在本屆車展上也是全球首發,定位為純電C級轎車,也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需求而開發。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基於全面的産品規劃,計劃至2027年推出超20款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及增程式車型。到2030年,集團旗下各品牌將在中國提供約30款純電動車型。
寶馬、奔馳、奧迪也都發佈重磅純電車型。例如,奧迪E5 Sportback就是上汽奧迪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一款中型豪華電動轎跑車。這款車型也是奧迪全新電動品牌AUDI的首款量産車型,在上海車展上也是全球首發亮相。再如,奔馳在本次車展上帶來VAN.EA純電架構平臺與MMA平臺的重磅車型。其中包括基於VAN.EA平臺開發的Vision V豪華MPV概念車,預計將在2026年量産。MMA平臺首款量産車型全新純電CLA也在車展迎來全球首秀。
美係車中,別克聚焦高端新能源市場,計劃從2025年起,在中國推出的全新車型將全部為新能源車。在未來兩年內,別克將實現新能源車型對主力價位段的全覆蓋。本次車展展臺上亮相的“至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先導概念車將在未來12個月逐一面市。
記者注意到,曾經備受關注的氫燃料車在這次車展上近乎銷聲匿跡。此次豐田沒有大力宣傳新能源車,曾在其他展覽上以很大力度宣傳氫燃料車發展戰略的現代汽車由於在本次車展中缺位,亦無法得知其在發展氫燃料汽車方面的進展。馬智欣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氫燃料車還是“相對遙遠”的事。
記者在車展上就“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時代,合資品牌是否還有趕超可能”的問題隨機調研了十幾位觀眾,多數認為“很有可能”或“有可能”。無論如何,跨國車企已經在適應並追趕“中國速度”。中外車企在新能源車領域或許會有一番新的比拼。(記者 周武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