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關於車企高負債 藏在年報裏的真相
2025-05-08 15:26:5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近期,眾多國內外上市車企迎來財報季,2024年報、2025一季報接踵而至。不同市場表現下的車企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財務圖景:有的企業持續增長,有的仍深陷虧損。儘管市場體量不同使得直接對比財務指標意義有限,但資産負債率這一關鍵指標,在當前經濟上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成為了業內關注的焦點。

關於車企高負債 藏在年報裏的真相 位置:資訊_fororder_【2】關於車企高負債 藏在年報裏的真相166

  汽車産業作為製造業的關鍵産業,具備重資産、長週期的典型特徵。前期投入大、收穫回報慢就自然導致了資産負債率的上升。從2024年財報來看,負債率高是國內外主流車企的普遍現象。從通用汽車、大眾、奔馳、豐田等全球巨頭,到比亞迪、吉利、上汽、長安等國內頭部車企,資産負債率大多在60%以上。在變化趨勢上,國內頭部車企的資産負債率情況普遍優於海外,呈現加速下降的態勢。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在近半年負債率下降近七個百分點,已降至70.7%,按照此趨勢今年內負債率很可能下降至“6”字頭。

關於車企高負債 藏在年報裏的真相 位置:資訊_fororder_【2】關於車企高負債 藏在年報裏的真相425

  儘管高負債是車企共性,但如果逐一拆解負債結構,不難發現其實每家車企的債務情況各不相同。結合規模來看,可以看出銷量越大、營收越高,需要的原材料等採購成本也就越大,總負債就越高。在全球巨頭中,2024年豐田和大眾的總負債均超萬億元,並且都超過了同期營收。

  然而,總負債並不是衡量一家企業債務負擔的唯一標準。事實上,總負債包含有息負債與無息負債兩類款項。顧名思義,無息負債不需要支付利息。而有息負債主要是向金融機構等借款,需要支付利息,這部分債務更能反映企業真實的債務壓力。對比國內外主流車企的有息負債,同樣出現了“西高東低”的現象,通用汽車、奔馳、寶馬、斯特蘭蒂斯、本田、現代汽車的有息負債都達到數千億規模。然而,國內主流車企對於有息負債依賴性較低。如比亞迪有息負債約286億元,在總負債佔比僅為5%,在國內外主流車企中有息負債佔比處於最低水準。

  以同等規模的國內車企和國際車企作對比,更能看出國內車企在負債指標上的優勢。以比亞迪為例,其2024年銷售427萬輛,與通用、福特在差不多的規模水準上。作為對比,福特和通用2024年的資産負債率為84.27%和76.55%,而比亞迪為74.64%。福特2024年總負債在同期營收的佔比均超過100%,比亞迪則僅為75%。通用和福特的有息負債分別佔總負債的61%和66%,比亞迪則僅為5%。從各個指標上,比亞迪的償債壓力小許多。

  值得注意的是,應付賬款(未到期的供應商貨款)也是衡量企業運營健康度的重要指標。通過應付賬款佔營業成本的比例可判斷其合理性:比例越低,企業未到期支付供應商貨款的比例越低。

關於車企高負債 藏在年報裏的真相 位置:資訊_fororder_【2】關於車企高負債 藏在年報裏的真相1108

  在國內主流車企中,蔚來應付賬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2%,長安為49%,長城汽車為39%,上汽集團為38%,比亞迪為31%。在付款週期方面,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末,比亞迪與向上游供應商付款的平均週期是127天,為業內最短之一,體現出強大的供應鏈管控能力。

  近年來,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愈發迅猛,國內車企的業績增速明顯高於海外車企,但高負債經營可能引發高風險的質疑聲也隨之而來。但綜合國內外車企2024年財報的各項數據來看,中國車企負債情況在全球並不算高,高負債也不意味著高風險。在全球汽車産業智電轉型日趨加速的當下,無論是“大象轉身”的傳統車企,還是不斷擴張的“新勢力”,都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融入。究竟誰能“笑到最後”往往不僅取決於誰賺的更多,更取決於誰身上擔子更少,能夠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均衡好資産與負債的規模才是真正的王者。(文/楊曉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