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理想汽車公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一季度,在傳統汽車銷售淡季,理想汽車業績表現強勁,交付量同比增長15.5%,達到92,864輛,蟬聯20萬元以上中國汽車品牌銷量第一。銷量增長推動營收進一步增加,季度營收259億元,位居新勢力車企第一。
得益於嚴謹的成本管理和擴大的規模效應,季度凈利潤實現6.47億元,同比增長9.4%,創造了新勢力車企連續10個季度盈利的新紀錄。季度研發費用25億元,強化人工智能技術底座在輔助駕駛、智慧座艙、智慧工業和智慧商業的擴大應用。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現金儲備1107億元,充裕的現金將支撐長期投入産品及技術的研發,夯實可持續發展根基。
隨著全係車型完成智慧煥新,理想汽車進入加速增長期。展望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預計:季度交付量為12.3萬輛至12.8萬輛,同比增長13.3%至17.9%;季度營收達到325億元至338億元,同比增長2.5%至6.7%。
理想L系列達成百萬輛 理想MEGA Home增長超預期
第一季度,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處於新舊産品切換期,疊加傳統汽車消費淡季的市場因素,理想汽車依舊實現了同比15.5%的增長,增速接近20萬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大盤的兩倍。理想汽車連續三個季度獲得20萬元以上SUV銷量冠軍,理想L6蟬聯20萬至30萬元中大型SUV銷量第一,理想L7和理想L8兩款車型累計銷量佔據30萬至40萬元中大型SUV銷量榜首,理想L9獲得40萬至50萬元大型SUV銷量冠軍。理想L系列累計交付量突破100萬輛,成為全球市場範圍內首個達成百萬里程碑的增程産品系列。
二季度,理想汽車L系列和理想MEGA完成智慧煥新,重點圍繞輔助駕駛、智慧座艙、底盤操控等軟硬體升級,全係車型標配ATL全天候鐳射雷達,將安全性和舒適性提升至新高度。面向大家庭用戶打造了新車型理想MEGA Home,創新零重力旋轉座椅,為家庭用戶打造了可以面對面休閒、娛樂、用餐的客廳模式,新車上市後定單火爆,推動理想MEGA車型整體銷量增長超預期。目前理想汽車北京工廠和供應鏈體系正在加速産能提升,預計今年7月交付量將提升至2500輛至3000輛的水準。
理想i8定檔7月上市 VLA司機大模型同期發佈
隨著在AI領域不斷加碼投入,理想汽車的理想同學和輔助駕駛兩大戰略級AI産品取得顯著進展,加速向智慧Agent進化。
理想同學已經進化為生活助手Agent(智慧體),5月底理想汽車推送的OTA7.4版本車機系統中,理想同學能夠自主規劃執行複雜指令。用戶僅需説明需求,理想同學便會自主操作車機完成茶飲快餐點單、快遞查詢等任務。理想同學升級為全新的3D毛絨形象,理想汽車自研的MindGPT-4o-preview模型正式上車,為用戶提供低延時的沉浸式聊天體驗。
輔助駕駛方面,理想汽車自研的下一代高級輔助駕駛系統VLA(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視覺語言行動模型)司機大模型整合了空間、語言及行為智慧,具備強大的3D空間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行為生成能力。VLA司機大模型解決了安全性和模型黑盒問題,將為用戶帶來安全、高效,更貼近人類駕駛的出行體驗,加速推動L2級組合駕駛輔助向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進化,按照規劃,理想VLA司機大模型,將隨理想汽車首款純電SUV産品理想i8同步發佈。理想i8具備超長續航、超低能耗、大空間和低風阻等領先産品力,目前累計測試里程已經超過950萬公里。
此外,理想汽車自研的汽車作業系統“理想星環OS”也已經全面開源,以自研技術賦能行業。理想星環OS是一款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汽車作業系統,基於適配靈活、硬體支持豐富、性能強大、安全性高等優勢,理想汽車大幅縮短晶片適配和驗證時間,並支持國産晶片架構,建設起開源生態,促進行業協同發展。
門店網絡精細化運營 超充網絡規模行業第一
隨著用戶規模的不斷增長,和産品組合的擴充,理想汽車門店網絡通過提升中心店、汽車城店佔比,以及拓展在四線、五線城市覆蓋率等不斷優化升級。在超充網絡建設上,理想汽車不斷加大投入,截至一季度末超充網絡覆蓋高速公路超5萬公里,國家級高速主線覆蓋率超過70%。目前,理想超充網絡已經打通了包括G318川藏線在內的22條熱門景點長途旅行線路,城市和高速自建網絡規模位居國內車企第一。
為了給用戶更好的補能體驗,截至目前,理想汽車已開放運營2,350座理想超充站,配備超過1.27萬根超充樁。預計7月理想i8發佈時,理想汽車將建成超過2500座超充站。未來,理想汽車會持續通過人工智能體系化能力建設,驅動經營效率提升的同時,創造超越用戶需求的産品和服務,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資料來源:理想汽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