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212越野車與G212高鐵冠名合作首發儀式在青島北站舉行。二一二越野車有限公司、華鐵傳媒集團代表共同見證這場民族品牌與超級工程的創新聯動,感受“中國速度”與“中國製造”的融合,也展現了212品牌煥新後的戰略突破與文化深耕。
去年同日,“212”從一款單一車型正式升級為品牌,品牌獨立後迅速推出定位“國民越野車”的首款車型T01(2024年8月上市)。值此一週年之際,212越野車與G212共享“212”之名,一同闡述中國民族工業品牌的發展之路;與中國速度同頻,212越野車持續突破邊界,與更多用戶看遍祖國大好河山,體現中國越野品牌的向上生命力。
二一二越野車副總經理兼行銷公司總經理何兆鵬表示:“212越野車自誕生起,便以堅實品質參與國家建設。高鐵所代表的‘高效、突破’,與212 ‘探索未知、突破邊界’的越野精神高度契合;兩者都以堅實技術跨越地理阻隔,讓天塹變通途,也讓消費者不斷擴大生活半徑。”
突破自我:212品牌釋放全新內涵
從技術引進到實現自主可控,中國高鐵突破核心技術瓶頸,成為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象徵。中國高鐵不斷突破邊界,創造著中國速度的新紀錄。212 越野車從經典傳承到品牌煥新,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艱辛歷程;也在以全新姿態擁抱創新,打造多元化越野産品矩陣,和新生代越野愛好者一同探索無盡樂趣。
G212沿著軌道疾馳,連接著城市和遠方;212越野車則突破道路限制,深入山川與曠野。此刻,“212”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數字,而是對速度及創新的突破,更是對未知的勇於開拓。此次跨界聯動不僅是科技實力與探索精神的時代交響,更是中國品牌突破進取、向上生長的注腳。
跨界探索:驅動越野文化破圈生長
此次與G212高鐵的跨界聯動,是212越野車深入探索用戶生活場景,與用戶建立價值共鳴的生動實踐。自2024年品牌煥新以來,212越野車通過一系列的跨領域合作,推動越野文化融入更廣泛的領域。212 不斷將越野精神與潮流美學巧妙融合,重塑年輕化、時尚化的品牌形象;212一直用年輕化語言傳遞品牌溫度,為經典IP 注入青春活力;212持續科普越野知識,創新産教融合模式,培育越野文化新生力量。
此外, 212越野車也在各種實踐中探索未知、詮釋品牌的精神內核。無論是尋路川藏線,還是助力中國車手征戰達喀爾,212越野車憑藉卓越性能抵達終點,也書寫著勇於探險的越野精神,同時在滾燙的沙丘中直面挑戰,詮釋中國越野的新力量。這是過去一年的印記,也是未來征途的起點。
全新場景:沉浸式場景喚醒心中曠野
當“越野精神”與高鐵場景深度融合,一幅現代出行新圖景躍然眼前。G212高鐵快速連接城市樞紐與旅行目的地,而具備全地形能力的212越野車則成為用戶探索的延伸,深入那些難以到達的自然秘境。二者的聯動,直接服務於消費者“高效通勤 + 深度探索”的出行需求——高鐵負責舒適快速地將用戶送到城市樞紐,212越野車則負責帶領用戶抵達目的地,實現緊密銜接。
212越野車與G212高鐵跨界聯動的背後,既有中國高鐵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可控的歷程,也與212越野車從經典車型升級為獨立品牌的路徑。此次合作被視作中國製造與科技實力的時代符號,體現出民族品牌向上突破的雄心。
當G212印刻212,既是跨交通領域的一次創新聯動與雙向賦能,也是中國品牌“加速度”征程的生動注腳。 “212”已從數字升維為符號,既是中國工業突破的縮影,也是探索精神的載體。短短一年,212越野車以“高鐵速度”完成品牌重生與産品佈局,再借力G212高鐵的冠名合作,將越野文化植入高鐵沿線。未來,其能否以“經典+創新”雙引擎驅動中國越野走向全球,值得期待。(資料來源:212越野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