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VWED)迎來成立二十週年里程碑。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在華的重要業務支柱,公司始終深耕本土市場、穩健發展,其位於大連與長春兩地的工廠累計交付發動機超過九百萬台,不僅為集團在華業務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增長貢獻了積極力量。
其核心産品——EA888系列渦輪增壓直噴汽油發動機,廣泛應用於一汽-大眾旗下諸如邁騰、高爾夫和奧迪A6L等多款備受歡迎的高功率車型。深耕本地二十載,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在本地化製造、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諸多成果。如今,企業正加快步伐,邁向轉型升級的新篇章。
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
大連市委副書記、金普新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大連保稅區)黨委書記劉恩舉,大連市常委、副市長邱寶林,大連金普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呂東升,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董事長、大眾汽車集團董事會成員康諾一以及一汽集團戰略與合作部總經理、公司副董事長孫惠斌等出席了本次活動。來自大連市金普新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領導、行業和合作機構代表以及公司員工也共同見證了這一里程碑時刻。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集團董事會成員、生産與零部件負責人康諾一在活動致辭中表示:“二十年來,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汲取中德雙方優勢,深度融入本地市場,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果。我們衷心感謝地方政府、合作夥伴與全體員工長期以來給予的信任與支持。正是這份信任與支持,讓我們在汽車行業的變革浪潮中始終堅定前行,穩步邁向更加廣闊的未來。”
二十載鑄就卓越里程碑
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由大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一汽股權投資(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現已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在華的重要動力總成生産基地之一。
憑藉在運營效率、生産管理以及環保責任方面的卓越表現,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連續參加大眾汽車集團內部“Speed+”大獎評比並屢獲殊榮。在2024年的評比中,大連工廠榮獲“持續改進4.0數字化”、“勞率”及“環保”三項金獎,在眾多大眾零部件工廠中脫穎而出,充分展現了其在數字化領域尤為出色的成就。
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董事長康諾一
智造出行 探索未來新界
在汽車行業加速轉型的當下,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以二十載積澱為基石,積極擁抱轉型,始終堅守初心,篤行致遠,邁向以智慧化與可持續雙輪驅動的全新階段。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唯一的發動機再製造工廠,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長期致力於推動循環經濟實踐。
2011年啟動中國首個乘用車動力總成再製造項目以來,截至2024年底,已實現高達70%的材料閉環再利用率,累計向本地市場交付超過1.7萬台再製造發動機,共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逾5118噸。這一實踐深度體現了生産設施在循環經濟中的未來利用潛能,在推動資源高效循環的同時,也體現了企業對品質與安全嚴苛標準始終如一的堅守。自2018年起,公司穩步推進一系列數字化轉型舉措,涵蓋産品數據管理系統(PDM)、數字化車間管理系統、數字化全員生産維護(TPM)系統以及價值流數字化監控系統等,實現對生産與流程數據的系統化、實時化監控,為加速建設數字化車間奠定基礎。
中國一汽戰略與合作部總經理、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孫惠斌
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以智慧製造作為關鍵抓手,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目前,公司已啟動了自動運輸車(AMR)技術的自主研發,並攜手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合作開發專屬智慧調度系統,提升AMR運行效率與協同能力。公司計劃面向集團內部加速推廣AMR設備,並逐步向行業推廣,將內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價值。
踐行可持續發展 共繪綠色願景
在加快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亦將可持續發展視為卓越運營的核心要素之一,始終高度重視其在企業發展中的戰略意義。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始終踐行大眾汽車集團“regenerate+”可持續發展戰略與“goTOzero”環境使命,積極響應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提出的2050年實現“環境零影響工廠”願景,持續探索綠色發展、低碳環保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融合共生之路。
近年來,公司已實施60余項節能減排與資源效率提升舉措,包括建設4兆瓦分佈式光伏電站、實現100%綠電使用、推進重點用能設備變頻改造、實現LED照明系統全覆蓋、以及開展中水回用項目等。此外,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在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製造體系內,亦是首家利用食堂廚余垃圾生産沼氣的工廠,進一步推動碳減排實踐。這些舉措在綠色能源利用、能源效率提升與資源循環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資料來源: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