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海內外遊客齊聚福建建寧 體驗通心白蓮製作工藝

2017-07-17 09:12: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15日電(林玲)採摘、脫粒、去殼、通心……15日,“非遺文化”——建寧通心白蓮手工製作工藝體驗大賽在福建省建寧縣濉溪鎮大源村的坪上梯田蓮海開幕。來自海內外的500多名遊客不顧高溫慕名前來,親身體驗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建寧通心白蓮製作工藝。

  福建省建寧縣有著悠久的種蓮歷史,自五代梁龍德初年(西元921年)起,建寧縣的金鐃山報國寺前已有白蓮池。清代,建寧白蓮已名聞遐邇。如今,建寧縣已是“中國建蓮之鄉”,“建寧通心白蓮製作技藝”也被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傳統的通心白蓮手工製作工藝分為採摘、脫粒、去殼、去膜、通心、清洗、烘乾等步驟,每個步驟都是由人工完成,飽含蓮農的汗水與誠意。”今年44歲的李根蓮是建寧縣的蓮農,名字裏也有個“蓮”字的她已從事制蓮工作20多年,“建寧縣的蓮農基本都遵循著這種傳統工藝,因為我們覺得這樣製作出來的蓮子味道最好。”

  對此,福建省建寧縣蓮籽科學研究所所長魏英輝表示認同,“通過傳統手工工藝製作出來的蓮子,不僅在外觀上圓潤完整,在品質上也有一定的保證。建寧縣應該將這種工藝一直傳承下去。”

  在當天的體驗活動中,記者發現有許多外國遊客正徜徉在蓮田中。他們有的在田裏採摘蓮蓬,有的帶著孩子體驗去殼、通心等步驟,成為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我不知道蓮子是這麼來的,純手工的工藝確實很辛苦。”法國小夥Dizzy正在福州擔任英文教師,此次來到建寧就是為了體驗傳統的手工製作工藝。

  剛從蓮田採回蓮蓬的Dizzy滿身大汗,他一邊擦著汗一邊對記者表示,這樣的製作工藝能流傳下來真的很不容易,下次我也要帶著我的法國朋友來體驗一下。

  與Dizzy不同的是,來自加拿大的Xavier是帶著自己10歲的女兒前來的,他和女兒一起體驗了去殼和通心的步驟。“我就嘗試著剝了十幾粒,手就酸了,可見蓮農的不容易。”Xavier對記者表示,建寧通心白蓮製作工藝很有趣也很辛苦,讓孩子體驗一下,既可以讓她懂得蓮子的來之不易,也可以教會她要珍惜食物。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