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邢臺:千年邢窯重現光輝

2017-08-04 10:58:49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李勝蘭

  北京日報記者 李如意

  “雕鐫荊玉盞,烘透內丘瓶”,這是唐代詩人元稹對邢窯的讚美,邢窯燒制技藝是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作為古代邢窯所在地,邢臺市圍繞“邢白瓷”做文章,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産業。目前,邢窯燒制已可以完美複製。為迎接邢臺市旅發大會,兩座邢窯主題博物館也將在八月中旬開門迎客。

  邢窯燒制完美複製

  邢窯白瓷因其造型渾圓飽滿,高貴典雅,胎體細膩,質地輕盈,釉色潔白,代表了中國隋唐兩代白瓷的最高水準。不過,到了元代以後,邢窯卻神秘消失了,千年技藝也無人傳承。

  上世紀80年代起,隨著多處遺址在邢臺市內丘縣、臨城縣被發現,人們對恢復邢白瓷工藝又充滿了期待。內丘縣邢白瓷研究愛好者劉伏生更是對邢白瓷迷得如癡如醉。最近幾年,為復興邢白瓷傳統工藝,劉伏生查閱大量歷史文獻,研究古代邢白瓷生産配方。通過反復研究,在選料、配料、制漿、練泥、拉坯、陰幹、素燒、上釉、燒瓷等數道工序上,先後進行了四十余次試驗,成功燒制出與唐代邢窯白瓷相近似“類銀似雪”的倣古邢白瓷。

  去年四月,河北省科技廳組織多方陶瓷專家學者對內丘縣按照邢白瓷傳統工藝生産的白釉長頸瓶、白釉獅柄執壺、白釉鳳首皮囊壺等15件倣古邢白瓷器物的器型和釉色進行鑒定,一致認為,劉伏生的複製品總體工藝技術水準達到國內領先。

  在劉伏生的帶動下,內丘縣相繼成立了邢定瓷業、弘傳邢瓷陶瓷有限公司,目前倣古邢白瓷文化産業已進入批量生産階段,其産品成為廣大邢白瓷愛好者的收藏佳品和旅遊商品。

  兩座博物館將開門迎客

  在邢臺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李戈男看來,複製邢白瓷恢復了傳統文化,邢白瓷更應成為邢臺市發展文化旅遊産業的一張名片。為此,邢臺市內丘縣依託邢白瓷遺址建設了邢白瓷文化産業園,該産業園總佔地面積1500畝, 整個項目總投資32億元。作為邢白瓷文化産業園主體建築的邢窯博物館和邢窯遺址博物館將於本月中旬開門迎客。

  邢窯博物館位於內丘縣縣城西北部,總投資1.5億元,佔地面積53畝,是集收藏、展示、研究邢瓷的專業博物館。目前博物館外部建設已經完工,高低錯落的幾個巨碗展現著古代邢白瓷的優雅造型,大廳天花板的“盈”字款更突出邢白瓷曾經是古代官窯出品。

  邢窯遺址博物館緊鄰邢窯博物館,規劃面積8600余平方米,總投資2600萬元,邢窯遺址博物館是河北省首座遺址博物館。進入主體完工的遺址博物館,幾年前文物發掘時的場景被完整保留。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正式開館後,將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系統、完整地展示千年邢窯的風采。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