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博物館迎暑假“展覽潮” 百餘展覽扎堆開

2017-07-18 09:56:0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尹紅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為觀眾在首都博物館參觀“讀城——發現北京四合院之美”展覽。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中國首個華僑護照展、清代滿族服飾展、老北京四合院展、嗨科技酷品展、“倫勃朗和他的時代”畫展、意大利設計藝術展、法國肖蒙城堡圖片展……隨著學生們暑假模式的全面開啟,近來,位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園林博物館等數十家博物館開始陸續推出共計百餘項大展,這些展覽從歷史文化、自然科學等多個方面為觀眾呈現一道道“視覺大餐”,併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制大量活動,以豐富學生們的暑期文化生活。

  百餘展覽扎堆開

  近期,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滿族服飾正在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出,展覽將持續至9月17日。市民不僅能欣賞到乾隆帝常服、皇帝龍袍專用布料、繡龍蟒袍及以各色繡花圖案為主的女袍等服飾,還能欣賞到別致的什錦香袋。

  中國園林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展覽分為民服、官服、佩飾和八旗甲胄四部分,為觀眾展示由吉林省博物院特地遴選的100余件旗袍、馬褂、旗鞋、佩飾等文物,多角度展示著滿族服飾的民族特徵和地域特色。

  為加強華僑與祖國的血脈聯繫,展現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溝通中國與世界”的紐帶作用,全國首個大型華僑護照專題展“護行天下”7月14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華僑護照為載體的陳展。

  據悉,本次展覽分清代的華僑護照、民國的華僑護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華僑類證照三個部分。展出文物115余件(套),展出面積660平方米。此次展覽以時間為軸,大規模系統展出我國不同時期駐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巴拿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墨西哥、古巴、南非、緬甸、越南等十多個領事館(公使館)頒發的華僑護照(僑民證明書)原件,屬全國首次。

  7月15日,《讀城——發現北京四合院之美》展覽在首都博物館開幕,老北京四合院文化被搬到了博物館中。展覽從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型制、色彩裝飾、秩序規矩、生活情趣和記錄創意四方面展現四合院的歷史沿革和文化知識,17件(套)老物件和200余(套)件來自觀眾的展品,通過場景還原的陳列方式,復現老北京院裏院外的風光。

  聚焦國內的同時,不少展覽也注重國際視野。將持續至9月3日的“倫勃朗和他的時代:美國萊頓收藏館藏品展”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火熱進行。此次展覽是萊頓收藏的首次全球巡展,也是荷蘭黃金時代畫作在中國最大規模的展示。本次展出的70余件展品分為肖像畫、歷史畫及風俗畫三大主題,其中包含歐洲十七世紀最偉大畫家之一的倫勃朗的11幅畫作以及天才藝術家維米爾首幅在北京展示的作品《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年輕女子》。

  米開朗基羅“到訪”鳥巢也頗引人關注。《大衛》《聖殤》《創世紀》等博物館級複製藏品紛紛亮相,全面展示這位文藝復興巨匠在素描、雕塑、建築、文學、濕壁畫等領域取得的藝術成就。展廳裏還模擬了米開朗基羅工作室以及濕壁畫的創作室,觀眾可零距離觀看,甚至能夠親手體驗濕壁畫製作。展覽期間,鳥巢文化中心還將同時開啟多個與文藝復興相關的平行展,並舉辦兒童公益項目,此次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將對殘障兒童免費開放。

  寓教于樂學文化

  “我小時候在奶奶家的四合院裏住過,很喜歡那種生活,但是對於四合院的歷史和文化,知道得卻很少。”正在參觀老北京四合院展的小學五年級學生孫秋岳説。她的媽媽為她講解著展出的物件,並與講解員交流,“很多知識我也不清楚,但是作為老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很有必要讓孩子們知道。”

  看的同時,互動體驗也是暑期展覽的一大特色。在首都博物館老北京四合院展的展廳中,諸多富有知識性的體驗項目十分受歡迎,例如自己動手組裝四合院、製作工藝品、戴上VR眼鏡觀看老北京和四合院的老照片等。

  7月15日,布藝堆繡藝術家金耀華在首都博物館展覽現場帶領孩子們製作布藝作品,孩子們暫時離開電子屏,動手體驗起傳統藝術。“通過這種動手動腦的活動,讓他們玩起來,這就是一粒傳統文化的火種。”金耀華説。

  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學生量身定制活動正成為很多新展覽的標配,目的是希望更多學生從小養成逛博物館的習慣。

  據了解,暑假期間,眾多博物館都將專門推出為學生定制的活動,北京自然博物館將舉辦玩轉科學、探索角等活動,中國國家博物館將推出“讀繪本,悅國博”“歷史與藝術的體驗”“雙城記”古都文化主題夏令營等活動,首都博物館將陸續推出“帶娃娃讀城去——學齡前親子四合院系列活動”“你讀我聽,四合院的故事——暑期特別遊學之旅”等四合院展配套活動。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