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航 品途商業評論
“醫療的互聯網+是最難以啃的領域之一” ,這是年初的兩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談到互聯網+醫療時所説的話。隨著AI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變成了AI+,AI已經展示出了在未來醫療領域蘊藏的巨大價值,巨大的價值也代表著需要強大的攻堅能力。
在這場醫療“AI+”的持久戰中,已經有千千萬萬投入到了市場中,卻少有出眾的頭部企業出現。經綸世紀就是這場持久戰中的戰士,其創始人兼CEO余中博士説:“三年,醫療行業中必定出現像“BAT”一樣的標杆企業”,如果余中博士的預言實現,那將是醫療行業新格局的變革。
余中曾獲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電子工程博士,在矽谷創業二十餘年,曾擔任美國AT&T公司技術總監/網絡架構師,並在矽谷創辦兩家通信高科技公司。如今,他除了是經綸世紀醫療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總裁外,還是國家衛計委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標準評估體系與保障專家委員會專家。
打造獨特的服務閉環
醫療産業是個巨大的市場,也是塊難啃的骨頭。受限制于社會醫療的情況,做醫療領域的創業者,都背負了繁重的社會壓力。 經綸世紀通過7年探索出他們的“服務閉環”商業模式。
健康醫療生態有其發展的趨勢,但各個企業會有不同的嘗試,只有試過才能看到是否禁得住市場的考驗,經綸世紀一直堅持打造自身獨特的服務閉環,在這個閉環中,人工智能被作為撬動産業的重點。余中博士提到,在這個生態中,産品的設計開發,市場的佈局,商業模式的制定,合作夥伴的挑選等等也都要基於對於服務閉環的認知。
醫療健康的服務不同於簡單的商務、産品服務等,不是“靠産品取勝”就可以簡單成功的,一定要讓服務足夠有效。
經綸世紀將健康管理作為其健康醫療服務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並且制定了為用戶提供“防大病”和“管慢病”的方向。
“目前很多的公司都在圍繞健康管理來做服務,但只能在運動、飲食以及信息資訊推送上做出服務,再深入的也只是跟醫生平臺做對接,這些顯然不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余中説。
余中認為,在這個閉環中醫生是必然存在的角色,但還需要人的智慧和人工智能結合。並且,支付的有效性也相當的關鍵。醫療行業的支付不同於簡單買賣個體,要考慮好通過什麼方式撬動支付方的支付意願。
余中博士強調了醫保、保險和大公司三個支付的角色。
健康醫療的行業,是一個頗有壁壘的行業,但難出標杆企業,因為只有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才能看清楚方向所在。全世界所有國家基本都會面臨健康醫療的問題,平均年齡的增加,社會的醫療成本不斷增加,讓今天的健康醫療面臨巨大的挑戰。
用AI構建核心壁壘
經綸世紀摸爬滾打多年,用一些關鍵産品的突破在挑戰中構建了自己的競爭壁壘。
1.數據治理
大數據驅動人工智能,想要達到AI醫療能力的飛躍,數據是根本。目前,經綸世紀有6000萬量級的健康數據做支撐。
余中博士帶領團隊以計算機科學家的身份幫助行業組織來完成工作,在完成和中華醫學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等合作的重點科研項目後,經綸世紀得以接觸到全國300多家三甲醫院體檢中心的數據。
而後的重點工作是數據的治理,其中包括了數據的清洗、非結構化和結構化之間的轉化、非標準描述和標準描述間的影射、建標準數據庫等等。
經綸世紀僅數據清洗的智慧化探索工作就做了兩年多的時間,余中博士提到數據清洗的時候説到“健康醫療的數據清洗太難了,有太多種的情形存在”,在清洗的過程中,要把數據的標準、參數做好轉換和融合。
不同廠家的醫療設備也同樣給予了數據清洗難題,因為同一個醫學名詞會在兩個廠家的描述上有巨大的差異性。
例如,在某些醫院中描述“雙側”這一個專業詞彙,另外的醫院可能描述為“左側和右側”,這樣的數據在計算機收到數據的時候是無法使用的。就算是數據非常豐富,計算機也無法識別。
最終,經綸世紀建立了一個巨大的知識庫,在知識庫中將各種圖譜和知識一一對應,因中國還沒有健康醫療領域的國標存在,經綸世紀就將中華醫學會和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和一些專家共同制定了權威的標準,完成了最終的專業化、標準化。
2.虛擬醫生
經綸世紀把最新的診療指南,做成了智慧化的專家系統,從而更高效地輔助醫生工作。
在就診時,大家為了更好更快的看病都會去直接看專家,但從專家的角度上來説,每天看病的數量中有很多是不需要稀缺的專家來完成問診的病症。並且在患者不斷服藥治療的過程中,因身體差異性、抗藥性等原因,也需要不斷的調整藥物干預方案。這些在傳統的就醫流程上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人工智能則可以實現。並且人工智能還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歷分析、病情狀況等給出相應的處方推薦。
余中博士提到,經綸世紀的專家系統就是以嚴格的循證醫學的邏輯,加上大量的病歷數據,從而將擁有專家能力的智慧化系統作為專家問診及患者後期治療過程中的助手。
而他更大的野心是,創造一個具備頂級醫學專家能力的虛擬醫生。
3.AI健康評估--疾病預測模型
醫療數據可以有效的預測出病症的發病幾率,這是健康醫療服務中關鍵的一項機能。經綸世紀將海量的醫療數據、專家問診的能力以及機器學習能力結合在一起,完成了疾病預測模型的構建。
在整個與用戶交互的前提下,疾病預測模型通過病理數據的分析為用戶呈現了疾病預測的結果,並針對用戶的病理情況給予干預,包括非常細節的指導和實施過程的跟蹤,得到方案反饋後,持續對病理情況進行治療效果的評估,然後再投入到新一輪的循環中,最終達到有效的治療能力。
目前,經綸世紀已經應用於醫療市場的産品,分別針對慢病管理與專病管理兩大領域,皆是專家系統與疾病預測模型深度融合的結晶。譬如針對甲狀腺結節篩查、跟蹤干預治療以及甲狀腺癌術後的康復管理,這兩個産品與北京協和醫院、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合作開發,並且已經開始部署到全國300余家三甲醫院。
“健康之星”智慧健康管理服務系統,是針對亞健康及慢病人群,提供檢測監測、分析評估、干預方案、跟蹤管理等一體化健康管理服務
。
其最近推出的糖網病智慧篩查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眼底照片的自動閱片診斷,僅需13-15秒就可以完成一張眼底圖片的病灶標記,而醫生需要3-5分鐘,在保證準確率的前提下,速度提高20倍左右。這一産品在國家的認證機構被評為中高級産品,一般醫生在這一能力上的預測準確率可以達到80%左右,而經綸世紀研發的這套産品可以達到90%以上。
切中市場所需,帶動醫療未來
余中認為,醫療行業有千萬家企業在向未來醫療的方向努力,如果不能建立閉環服務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壁壘,也難以切中市場需求。
經綸世紀在摸索盈利模式中前進,已經有明確的方向感。從國家的方向上,做好醫保。在企業角度上,打好商業保險以及企業健康福利這兩張牌。
在現在的商業保險體系中,經綸世紀發現作為保險公司,在整個為客戶服務的過程中,保險公司尤為關注受保人的風險管控問題,而通過經綸世紀的智慧醫療産品,就可以對於用戶的數據做出跟蹤和分析,這樣的保障和管理,是給保險公司上了一份“保險”。
而企業客戶,就更加的符合目前的市場需要了,大企業對於員工健康福利的投入在不斷的增加,經綸世紀推進為企業團體用戶提供篩查等服務可謂正中所需。因人工智能技術而增強的專業能力,也變成企業願意為經綸世紀的服務買單的催化劑。
余中博士提到,為了達到最終社會理想的醫療狀態,現在推進B端企業的服務,也是在通過這樣的B端中C端用戶不斷的傳播影響其他人,達到教育市場的過程。
中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很嚴重,在余中博士和經綸世紀的主要方向中,還在研發這樣一款産品,這是一款桌面機器人,擁有著全科醫生的能力。
在美國或其他國家,家庭醫生存在是很普遍的,家庭醫生的角色就是全科醫生,有病出現的時候可以全面分析病情做出相應的處理或分配,而中國的全科醫生衛生服務體系,目前存在醫生數量不足、品質不高的瓶頸,使得很多不需要專家會診的病症也分配到了專家的病歷表上,這是很大醫療資源的浪費。
經綸世紀開發的這個機器人目標是作為全科醫生的智慧助手,擁有基本病症可自主處理的能力,遇到不可處理的病症進行準確的就醫分配,這樣的人工智能醫療産品可以極大“賦能”基層醫療。它可以幫助社區醫生準確問診,對患者進行感知分析、數據採集及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並通過機器人及智慧健康雲服務平臺連接專科醫生,助力完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提高社區全科醫生業務水準,實現涵蓋家庭醫生、智慧分級診療、急慢病雙向轉診的創新服務模式。
這一産品主要應用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符合未來醫療零售化社區化的發展趨勢。
經綸世紀也將會把此産品應用到國家相關的醫療建設方向上,由全科醫生所帶領的新的醫療過程將會逐漸應用實施。
醫療領域是未來經濟中巨大的盤子,余中博士創立經綸世紀後一直秉持著的想法是,這個行業不是靠商業模式的打造就可以引領市場的行業,也不是靠純資本驅動的産業形態。想在醫療中形成壁壘,一定要在技術上形成壁壘才可以,另外就要靠運營來構建出商業的生態,加上技術可以帶來優質的有效的服務模式,才算是實質性形成産業價值。
目及經綸世紀幾年來探索的方向,背負了醫療和人工智能這兩座大山走了這麼遠,這過程定是異常艱辛,余中博士帶領著經綸世紀清洗數據,摸索模式,調整方向,打了這幾年的攻堅戰,令人欣喜的是醫學專業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了他們構建壁壘的武器,當經綸世紀成為行業BAT的時候,我們的健康醫療現狀將會是另一番嶄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