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宜昌自貿片區開啟“一窗通辦”審批模式

2017-08-29 09:33: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中新網湖北新聞8月28日電 (皮亞捷 覃旻)宜昌自貿片區開啟“一窗通辦”審批服務模式,破除群眾在一個大廳多個窗口來回辦事的‘一步之遙’。”為什麼非要讓老百姓成為審批專家?辦件事,還要研究先找哪個部門後到哪個窗口,先交哪個資料後批哪個事項?”昨日,宜昌自貿片區政務服務局幹部付景龍如是説。

  “把這些複雜的事情交給政府自己,把簡單的事留給群眾。推行‘一窗通辦’,所有窗口打通使用,辦事企業和群眾到任何窗口能辦任何事,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付景龍表示。

  7月3日,宜昌自貿片區綜合服務大廳突然變得與往常有些不同。市場主體、建設項目兩個區域14個窗口,前臺換成了著統一制服的工作人員,叫號機上不再區分工商、質監、食藥監、稅務、國土、規劃、環保等部門,而是變成了“市場主體”、“建設項目”兩個類別。在兩個區域過去分屬不同部門的審批事項,現在任何一個窗口都可辦理。“一窗通辦”審批服務模式,就這樣悄悄試行開來。

  “以前開辦企業,我們要依次到工商窗口辦理企業註冊,到稅務窗口辦理稅務登記,到仲介機構刻製公章,最後到銀行開戶,環節多、跑腿多、耗時也多。有些時候,順序不對,還要在好幾個部門、窗口來回跑。一會兒這個窗口叫我去那個窗口,一會兒那個窗口又叫我找這個窗口,整個人腦子都是亂的。”外遷到宜昌自貿片區的宜昌糧禾康健康産業管理有限公司法人馬肖肖説,“現在辦證,隨便到一個窗口,幫辦人員直接會告訴我需要什麼材料,由他們直接收集好相關材料,我就等通知取證,再也不用幾個窗口來回跑了。”

  “現在的幫辦人員,會根據申請人要辦的事兒,來判斷需要辦什麼證,需要準備什麼材料,然後幫他們準備好申報資料。資料有什麼問題,還會主動想辦法幫助解決。這樣就避免了辦事人員在相應環節出錯,影響辦事效率。”自貿片區綜合服務大廳負責人姚雪介紹説。

  “一窗通辦”看似簡單的一小步,宜昌自貿片區卻狠下了一番功夫。“常言道,‘術業有專攻’。以前審批,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人員管一塊兒(工作)。要打破這種部門界限,讓所有窗口工作人員從‘專科生’變成‘全科生’,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為此,宜昌自貿片區採取了‘兩步走’。第一步,招聘了15名窗口工作人員,在審批人員指導下負責前臺受理工作,通過高強度的業務學習和高頻率的輪崗實踐,讓每一個人都能掌握所有部門所有窗口的受理工作。第二步,在窗口工作人員能夠比較熟練地從事受理和初審工作後,推行‘受審分離’,所有審批人員全部退到後臺,前臺實行‘全科式受理’,後臺‘專業化審批’。”付景龍介紹説。

  “感覺現在比以前忙多了。早晨一上班倒了一杯水,結果辦事的老百姓一個接一個,辦的事項也是五花八門,有工商註冊的,有稅種認定的,有報建項目的,等等。到下班了,發現水還沒顧得上喝。”自貿片區綜合服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馮萬龍説。而這種感受,窗口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深有同感。

  過去,依部門設窗口的時候,辦件量大的窗口,群眾排長隊,應接不暇。辦件量小的窗口,門可羅雀,整日無事。這種模式,一方面各窗口工作人員之間閒忙不均,忙得忙死,閒得閒死;而另一方面,排長隊的群眾看到你明明有的窗口閒著沒事兒,卻不辦事兒,很不理解。“而現在,市場主體、建設項目區域申請人到任何窗口都可排隊,且排一次隊就能辦成所有事,排隊等候至少減少了一半。”姚雪説。

  自貿片區還學習上海自貿區等地先進經驗,推行“首問負責制”、“窗口無否決權”等服務機制。首次受理的窗口工作人員就是第一責任人,沒有否決權力,只有服務責任,不得以“沒權限”、“非本單位事項”、“先找某某單位辦”等為由,將辦事企業和群眾推來擋去。各部門各窗口之間相互推諉、互為前置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自貿區就是要緊扣企業和群眾需求,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最大限度方便企業和群眾,打造投資興業樂土,幹事創業高地。”宜昌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吳浩説。

  自推行“一窗通辦”審批服務模式以來,企業名稱預核準和個體、非公司私營企業、農合登記可現場辦結,公司類登記業務較湖北一般公司類登記提前2-4個工作日,較上海自貿區提前1-3個工作日。重點招商項目最快2小時全部辦結。投資報建審批項目由改革前120天以上壓縮的49個工作日。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已累計註冊企業287家,其中外資企業5家。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