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四川掘金“旅遊+”釋放轉型發展新動能

2017-09-14 08:49:46  來源:新華社  編輯:李勝蘭

  新華社成都9月13日電 題:四川掘金“旅遊+”釋放轉型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葉建平、張超群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13日在成都開幕。會前,成都舉辦了旅遊投資項目推介會,僅6個重點項目就攬金逾600億元。

  這是四川省“掘金”旅遊業的縮影。近年來,四川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踐行“旅遊+”理念,拉動經濟增長,助力脫貧攻堅,釋放了轉型發展新動能。

  6億人次撬動7700億消費 旅遊業成穩增長“新引擎

  12日,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迎來了一批特殊的遊客。他們是應邀參加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的代表。

  看到可愛的大熊貓,代表們紛紛拿出相機駐足觀賞。奧克蘭國際機場國際市場部總經理傅馬克前些年來過成都很多次,主要為了協商開通兩地直航。“今年7月,直航終於通了,以後來看大熊貓就方便多了。”

  四川不僅有大熊貓這樣的獨特資源,還有秀麗的山水和豐厚的人文歷史。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傅勇林用了幾個關鍵詞來闡釋四川旅遊業近年來的轉變:産品由簡單型向綜合型轉變、産業由單一發展向多業聯動轉變、監管由粗放型向智慧型轉變、佈局由點向面轉變、發展由“被拉動”向“主動拉”轉變。

  一個個轉變讓四川旅遊業實現了逆勢增長,成為經濟下行壓力下穩增長的一道“亮麗風景”。數據顯示:2016年,四川全年旅遊消費總量達到7705.54億元,同比增長24.1%,接待遊客6.3億人次,同比增長7.7%。旅遊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8.4%,佔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為18.4%。

  吃上“旅遊飯”,去年逾80萬貧困群眾受益

  沿著素有最美“天路”之稱的川藏公路——國道318線向高原行駛,出康定不久,就會來到平均海拔3550米的呷巴鄉俄達門巴村。

  兩年前,這個村有貧困戶37戶144人,如今已相繼“摘帽”。村民日澤曾是一名貧困戶,去年全家年收入已達7萬多元。他説,變化就在於吃上了“旅遊飯”。

  原來,在援藏幹部幫助下,村裏引進了旅遊企業開發木雅聖地景區,公司出錢,村集體以土地、草場、房屋、牲畜等入股,村民變成了“股民”,不僅可以分紅,還可以打工。

  這只是四川探索“旅遊業+扶貧”的一個案例。傅勇林説,目前,全省有400多萬人從事旅遊服務,以旅遊為主導産業或重要産業的行政村超過5000個。隨著全域旅遊深入推進,更多的民族地區、貧困山區群眾就業增收渠道不斷拓寬,背靠山水美景摘下了窮帽子、過上了好日子。

  數據顯示:2016年,四川全省83.65萬貧困群眾直接受益或間接受益於旅遊業;448個貧困村通過發展旅遊實現脫貧摘帽,佔當年退出貧困村總數的18.4%。

  新科技給旅遊業注入新動能

  在參觀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時,代表們還聽到了一個讓人激動的消息。今年底,遊客不僅可以“遠觀”大熊貓,還有望通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實現“沉浸式”的旅遊體驗。

  “未來3至5年,旅遊新技術推廣範圍和深度將大幅提升。”中國智慧旅遊産業聯盟秘書長、中智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蔣駿説,隨著移動互聯網、衛星定位技術應用,遊客已經可以通過手機實現導航、導遊、導覽。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和創新性物聯網等技術也正在旅遊領域開始應用。

  前不久,四川省出臺《四川省旅遊業新技術應用導則》,旨在將新技術、新産品的應用作為四川旅遊發展創新的動力和重點,其中涉及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可穿戴智慧設備等五大類21項新技術。

  “旅遊業與其他産業深度融合,有望進一步提升旅遊對經濟轉型發展的拉動力,而科技的助力無疑又將為‘掘金’這一産業提供了新動能。”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CEO湯繼強説。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