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世界報》和奧地利《標準報》首席記者埃林。攝影:崔英傑
國際在線報道:北京是一個稍不留神,青春就不夠用的城市。一個在北京度過近四十年青春的德國人,究竟是什麼把他和北京連結在一起的呢?
9月9日上午,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外語廣播傾力打造的大型訪談節目“我看北京這五年——老社長的故事”迎來了又一位客人——來自德國《世界報》和奧地利《標準報》的首席記者埃林(Johnny Erling)。
埃林畢業于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主修漢語和經濟。1976年,他申請了中德大學生交換項目,來到北京大學繼續進修漢語。埃林笑著説:“我在德國的漢語老師,專門研究甲骨文和莊子之類的漢學,教我們的也是文言文。來北京之後我發現我所學的古漢語在現實生活中不太好使,操著文言文去百貨大樓買衛生紙,店員都不知道我要表達什麼。”
現如今,埃林在北京已經工作了將近40年,他説:“北京是一個很適合工作的地方,我喜歡體驗這裡的變化與發展。”1998年至今,埃林擔任德國《世界報》和奧地利《標準報》的出鏡記者,他對於北京的報道涉及政治、經濟、外交、文化、體育等方方面面,哪有熱點,哪就有他的報道。
埃林和主持人現場交流。攝影:崔英傑
關於今年5月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埃林説:“2013年的時候,‘一帶一路’只是一個概念,現在它實現了,並且發展很快。其實,‘一帶一路’和德國也是有淵源的,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中國》一書中,就提出絲綢之路的概念。”當談到中德之間可以如何合作的時候,他説:“德國是一直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特別是在某些領域。比如説,建造房子,對抗污染和凈化水方面,這都是德國很擅長,也很感興趣的部分。”
幾十年間,埃林見證了北京方方面面的發展,他説:“北京發展很快,尤其是基礎設施方面。初來北京的時候沒有環路,現在都到七環了。現在,北京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參與建設雄安新區。你們發展真的很快,變化很大,當然這也是最吸引人之處。”
當然,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在北京跨越式發展的這些年,埃林也發現了背後的一些問題,他説:“現在你不需要現金,智慧手機支付就可以買到你想要的東西,無現金支付已經很普遍了。但是,發展也有不平衡的情況。比如,每兩個月德國那邊給我匯款,我去中國銀行兌換人民幣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所以,一方面發展非常快、非常現代;另一方面又存在滯後現象,一個協同發展的系統,內部可以相互打通。”
國際在線記者現場提問。攝影:崔英傑
關注北京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同樣也很關注在北京生活的普通人。埃林寫過一本關於“北漂”的書,他説:“他們曾是在北京生活的小人物,遇到很多困難,但還是堅持走下去,最終實現了夢想。比如説新發地的一個老闆,30年前,他只是一個從外地獨自來北京打拼的農民,30年後,他成為了北京交易規模最大的農産品批發市場的老闆。”
愛上一座城,可能是因為城中住著的人。愛上一座城,也可能是因為城裏的一道生動風景。埃林説:“我最喜歡北京的天壇,它把完美建築和中國文化融合在一起。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很喜歡天壇,在那裏他能夠體悟中國的國情和歷史,獲得關於中國未來的靈感:‘中國是否能成為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它自己的一部分呢?’基辛格試圖從天壇的建築理念裏尋找答案。所以身處天壇真的可以産生歷史的共鳴。我喜歡天壇的另一個原因,特別是週末,當看到老百姓在公園裏唱歌、遊玩的時候,我也有種覓得浮生半日閒的感覺。”
北京長大了,但埃林對它的情感卻總是不老。即使以後退休回國,他坦言會對北京仍有歸屬感,因為他很想知道:在經歷了現在這些重要的改革發展之後,中國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他説:“當我重回法蘭克福的一些老地方。那街角的商店,或許店主不一樣了,但店還是原來的店,所以人的身份歸屬感與他成長的地方有關。快速發展是很好,但有時也會帶來很多問題,每個人都在朝著前方跑,而丟掉了身份歸屬感。什麼地方使你真的和北京聯繫在一起?是天安門或故宮?還是小時候玩耍的地方?這都是屬於身份認同感。所以,觀察中國如何在長遠發展的過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徵,是很有意思的工作”。
北京外語廣播此次聯合了國際在線、中國日報、中國網、環球網、北京時間、《北京》週刊等多家中央和市屬媒體參與錄製,海內外多平臺聯動報道,音視頻圖文同步播出,實現特別策劃的融媒體立體化傳播。“我看北京這五年——老社長的故事”系列訪談完整版將於9月底陸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