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17日訊 據內蒙古旅遊發展委員會消息,二連浩特市在全域旅遊發展過程中,不斷深挖口岸特色資源,著力從規劃編制、旅遊演藝項目打造、重點景區建設、旅遊品牌打造等方面出發,堅持旅遊與文化融合式發展,以旅遊+文化融合發展模式豐富旅遊內涵、拓寬文化傳播渠道,不斷提升全域旅遊形象。
編制完善規劃,引領發展方向
編制完成《二連浩特市“十三五”全域文化旅遊發展規劃》。規劃編制中將二連浩特獨特資源深度融入到規劃中,以中蒙跨境旅遊合作區為抓手,結合二連浩特市全域旅遊發展實際,通過“一個重心、三大核心載體支撐、十五大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建設”的文化旅遊産業佈局,配合增加多樣化的文化旅遊體驗産品,最終把二連浩特市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中蒙俄跨境文化旅遊基地。
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旅遊魅力
2016年,二連浩特市深入挖掘“蒙元文化”內涵,投資800多萬元建成中蒙國際馬術演藝基地,並引進大型實景歷史劇《成吉思汗的黑纛》演出60余場,收效良好。2017年,二連浩特市政府再投資近2700萬完成對中蒙國際馬術演藝基地提檔升級,主要在場地四週建成倣古城墻,並對音響系統、舞美燈光、道具、演出服飾等進行提檔升級。同時,引進大型實景歷史劇《天驕傳奇》,該劇導演、演員全部來自蒙古國,劇組是由來自蒙古國的50余名矯健的騎手及50余匹精良蒙古馬組成,分9個劇幕再現了英雄豪傑成吉思汗的成長歷程和經歷戰爭最終君臨天下的故事。截止目前,已演出50余場,觀演人數達15000余人。
鼓勵社會參與,豐富旅遊資源
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通過投資或捐助,豐富旅遊産品和提供相應服務等方式參與旅遊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從而實現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局面。2017年8月18日,中國首家由私人投資建造的“茶葉之路”博物館在二連浩特市落成開館,這也是內蒙古目前規模最大、免費開放的民間博物館。 該館由內蒙古文物收藏愛好者孫海峰個人出資建造,展示了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清代晚期的1000多件精品文物,這些物件的陳列,全方位、立體化地描繪了“茶葉之路”這條重要商道的歷史進程和文化演變。作為“茶葉之路”上重要節點城市,二連浩特市近年積極推動中蒙俄三國聯手打造“茶葉之路”國際文化旅遊品牌,該博物館的建成,對“茶葉之路”文化的推廣及品牌打造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創建文化園區,打造旅遊品牌
為充分展示二連浩特地區及蒙古、俄羅斯的特有石種,打造石頭文化旅遊品牌,完善旅遊服務功能,建成“奇石文化博物館,引進了具有民族特色及口岸特色的中蒙商戶近50余戶,主要經營石頭、民族工藝品加工銷售、蒙古國特色商品銷售、書畫藝術品等,建立了“雙創”基地,盤活了奇石文化産業園區。“雙創”基地的建設,不僅推動了文化、旅遊、經貿于一體的文化旅遊品牌創建,開發及豐富具有中蒙俄特色的旅遊商品,同時也增加了就業創業的崗位,在實現二連浩特市文化旅遊産業提檔升級、蓬勃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升級景區景點,增強旅遊看點
為了彰顯口岸文化、驛站文化、恐龍文化,增加旅遊看點,提升二連浩特地域名片效應,2017年,對國門展廳、伊林驛站博物館進行升級改造,完成綜合博物館二期布展。一是完成國門展廳的提升改造。對展廳進行布展、完善陳展內容,增加萬里茶道(茶葉之路)、“一帶一路”及二連浩特在“茶葉之路”節點上的重要作用等內容。二是完成伊林驛站遺址博物館提升改造。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布展展廳、完善陳展內容、增加實務展品、通過文字、圖片、老照片、場景模擬和模型展示手段,展示逝去的古驛站和古商道曾經的繁榮。三是完成綜合博物館二期布展。布展完成“恐龍墓園-地質科考廳”“二連往事廳”“《恐龍谷黑暗騎乘》體驗廳”“二連成就廳”等,通過場景復原和聲光電設備配合逼真的恐龍模型和古生物化石標本,以地質歷史時期為線索,展示地球不同時期古生態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