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露成霜,秋事忙

2017-10-25 16:02:51  來源:光明網  編輯:李玥

  又到霜降,天氣更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大多在晴天形成,即人常説“濃霜猛太陽”之理。寒霜起于晴朗的秋夜,地面上如同掀開了被,散熱頗多,如果溫度驟然下降,水氣就會凝結于草葉、泥土之上,或是形成細細的冰針,或是形成六瓣的霜花,熠熠閃光。

露成霜,秋事忙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天氣肅殺、萬物蟄伏,霜降伊始,好像一切都開始進入休眠的準備期。自古逢秋悲寂寥,大致便緣自於此。其實,霜降時節是非常重要的農作時期。北方地區,霜降後到了收穫大白菜的時候;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霜降前後正值冬麥播種的黃金時間。全國各地都繼續著繁忙的農事:

  霜降前後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麥忙。

  早播小麥快查補,保證苗全齊又壯。

  糯稻此節正收割,地瓜切曬和鮮藏。

  棉花摘收要仔細,棵上地下都拾光。

  復收晚秋遍地搞,柴草歸垛糧歸倉。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澆水把蟲防,

  大蔥蘿蔔陸續收,白菜抓緊來攏幫。

  敞棚漏圈快修補,免得牲畜體著涼,

  拴牢牲畜圈好豬,麥苗被啃受影響。

  捕撈成魚上市賣,藕葦蒲芡采收忙。

  城鄉害鼠一起滅,既防疫病又保糧。

  幾千年來,人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用以安排農事,無論春夏秋冬,接收大自然的饋贈總要循著大自然的脾氣。花鳥蟲魚、雨雪霜寒,無一不是大自然傳遞信號的使者。霜是地面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表示天氣寒冷,大地將産生初霜。霜非霜凍,見霜時的溫度比較低,要是繼續冷卻,便很容易導致霜凍,危害莊稼。農諺有説:霜降見霜,米谷滿倉,正反映出了人們對這個節氣的重視。在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之中,祖輩傳承的智慧需要牢記。肅殺的景象或顯悲涼,但大自然的饋贈一直慷慨,唯一需要的便是一雙擼起袖子的手,勤勉、踏實,盡心盡力。

  霜降,亦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季節轉換的日子,人們還有一些儀式需要完成,算是沒有間斷的生活裏頗為重要的時間節點。

  霜降時節,恰逢重陽,時在農曆九月初九。《易經》將九定為陽數故兩九相重稱“重九”,兩陽相重稱“重陽”。霜降時節,重陽前後,正是菊花盛開之際,古時民間有登高、賞秋、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娛樂活動,大致是晴空一鶴排雲上的事情可以恣意揮灑的絕好時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成為我國的“敬老節”,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肅殺不是蕭條,是大自然的自我調節與運轉的過程;肅殺也無需悲涼,大自然的給予不會也不可能吝嗇。秋天走了,冬天來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鄭艷)

>相關新聞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