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千年汶溪村:“邂逅”美麗鄉愁

2017-11-08 17:18:39  來源:寧波日報  編輯:李玥

千年汶溪村:“邂逅”美麗鄉愁

文種故里橋。(余建文 攝)

千年汶溪村:“邂逅”美麗鄉愁

跨街而立的八部廟。(余建文 攝)

千年汶溪村:“邂逅”美麗鄉愁

秦山新姿。(王玨 攝)

  從鎮海駱駝街道沿駱慈線一路往西,穿過道路兩邊隊列般的水杉林,青山移步眼前,便到了汶溪村了。

  汶溪因溪得名,《四明志》記載在南宋時稱為門溪市。汶溪以前屬於慈溪縣城關區,1958年被劃歸鎮海,是鎮海最西面的一個村。文溪從村中緩緩而過,踏上古老的石橋,空中飄來稻穀成熟的味道,山上竹林搖曳,令人心曠神怡。行走在這個千年古村,一絲鄉愁不由自主地從心底泛起。

  本報記者 余建文      

  古廟跨街立 相傳文相居

  村內現存的老街,沿汶溪河東西走向,綿延近一里。沿街大部分建築還保持著舊時模樣,磚瓦斑駁,門窗漸朽。老街中部有座八部廟,跨街而立,頗為奇特。八部廟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用以祀祭唐代的孫維晸,由前殿、戲臺,後殿三部分組成。戲臺只設四石柱,分街兩側,只需在石柱榫口中設梁,便架成一個街心戲臺,可謂匠心獨具。

  村裏的老人説,每年,八部廟要舉辦大小祭祀活動10多次,另有庚申法會。正月裏,廟裏還會請蛟川走書名家來唱《楊家將》和《趙匡胤》等曲目,好不熱鬧。老街的歷史可追溯到元朝,以前是慈溪來往鎮海的交通要道,每逢農曆初二、初四、初六、初八,都是趕集之日,沿街攤販林立,很是繁榮。如今,老街上還存有理髮、箍桶、彈棉花等幾家老行當,隱約透露著昔日的繁華。

  一曲汶溪水,相傳越相居。文種故里橋位於汶溪村下街南部,汶溪河與中大河交接處,為一座單孔石平橋,橋長6米,寬2米。橋的始建年代無考,相傳文種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鄉人為紀念文種而建。橋身東側鐫刻“文種故里”四字,落款署“民國三年重修”(1914年)。

  近年來隨著文物普查發現和相關史料佐證,使得汶溪與文種故里之説結下某種淵源。如清嘉慶十六年臘月建立的浚河碑,記述疏浚汶溪河的全過程。碑文中提到:“慈邑之東,眾山之水匯焉,其水清瀉成文,故名為文溪,或曰:春秋時文大夫種故里。”還有,汶溪東北象鼻山南麓,曾有一座古老悠久的四方禪寺,原名溪隱庵,建於元至元二年。據光緒《慈溪縣誌∙溪隱庵》載:“庵內祀文種大夫,因原是文種故里”。老百姓有關越相故里的傳説,為古村增添了一份濃濃的懷古情結。

  全域旅遊掀起美麗“蓋頭”

  慈東山水,汶溪首焉。數百年的農耕傳統,在汶溪這片土地上保留下純正的田園味道。

  汶溪村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人口2500多人,其中耕地2700多畝,山林面積1.6萬多畝,三聖殿、小洞岙兩個水庫環抱,自然風光秀美。村民們利用好山好水山,發展多種林業經濟,轄區內有一望無際的茶園、上百畝葡萄種植基地以及近千畝楊梅林,也滋養出了村民質樸友好的民風和修廉崇禮的品格。

  近年來,隨著九龍湖鎮全域鄉村旅遊開發的推進,汶溪這個“深閨少女”緩緩揭開面紗,露出驚艷的美麗容顏。根據今年新出臺的九龍湖鎮總體規劃,汶溪定位為都市休閒農業區,而其中秦山片區則是全域鄉村旅遊的重點開發建設區。

  良田、清溪、桑竹、青山,古老的房屋,親切的農人,原生態的秦山村賦予了打造“慢生活”最好的氣質。圍繞“溪夢東越,慢谷秦山”主題,從去年起,九龍湖鎮全力開發以運動休閒和民宿為主的鄉村旅遊項目,目前已建起7家精品民宿。政府還投鉅資治理溪坑環境,建設登山步道,並新建“花海”和盆景、紫薇、玫瑰等六大主題花園,將來還要對村居立面實施改造,讓更多的人見識秦山的美。

  今年,九龍湖鎮全面引入項目、景觀、感覺、産品四方面的美學理念,立體式打造鄉村全域旅遊2.0升級版,汶溪村走上重構生活美學鄉村的道路上。現在,每逢雙休日、節假日,來秦山村登山、休閒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順便吃一頓農家菜,或者住上一兩天,靜怡的山村變得熱鬧起來。鎮政府有關同志説,這個月秦山遊客接待中心已經建好,即將迎客,還有幾家高端民宿也將在村里落戶,“未來,秦山將成為鎮海沿山旅遊帶的一個‘點睛之筆’”。

>相關新聞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