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一帶一路”上的媒體合作與深度融合

2017-11-08 17:13:20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李勝蘭

  原標題:“一帶一路”上的媒體合作與深度融合

  ——第54屆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大會暨第十四屆四川電視節綜述

“一帶一路”上的媒體合作與深度融合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劇照 光明圖片

  “媒體行業目前正處於變革的時代,此次亞廣聯大會和四川電視節的協同召開適逢其會。在此次活動中,作為業內最成功的平臺之一,四川電視節向我們完美地展示了亞洲電視行業的過去和未來,已經成為亞太地區電視行業發展的一面鏡子。”

  11月4日,持續近一週的第54屆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簡稱“亞廣聯”)大會暨2017(第十四屆)四川電視節在四川成都圓滿落下帷幕。亞廣聯大會主席、韓國廣播公司總裁高大勇對此次活動作了高度評價。

  圍繞國內外廣電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和新變化,本次亞廣聯大會和四川電視節以“變革時代的媒體”為主題,積極捕捉行業的前沿動態和熱點話題,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性活動和展會,共吸引了來自亞太地區近7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6000名嘉賓和近5萬名觀眾參與,並在各種交易活動中達成意向性合作協議金額36.58億元人民幣。

  “這些真知灼見將為廣播影視發展帶來新的理念和發展機遇,為‘一帶一路’廣播影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沿線國家和地區進一步找到利益的契合點、合作的新起點和共贏的閃光點,加速形成一個更具速度、深度、廣度和溫度的媒體融合的新時代。”“弘揚絲路精神·深化媒體合作”專題論壇上,四川省副省長楊興平説。

  亞太各國廣播電視的專家、學者以及相關業界人士也在跨文化的交流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特別是“弘揚絲路精神·深化媒體合作”專題論壇、媒體融合發展産業高峰論壇、“金熊貓”國際紀錄片傳媒製作人論壇、超高清與雲平臺發展論壇和“智慧廣電”論壇等交流活動的舉辦,助推了媒體行業的轉型發展,促進了中外廣播電視的合作交流。

  媒體“抱團合作”,傳播“一帶一路”最強音

  “我們一共有270多個成員,涵蓋了70多個國家,這些國家大多數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們的成員進行了良好的合作,因為他們知道‘一帶一路’的成效是不可低估的。”亞廣聯大會主席高大勇對“一帶一路”背景下媒體的合作表示出堅定的信心。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媒體間有哪些合作和創新?這給亞太地區的媒體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在“弘揚絲路精神·深化媒體合作”主題論壇上,各國嘉賓各抒己見。亞廣聯大會主席高大勇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將帶來有效的、多樣化的內容方面的合作;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副總裁唐世鼎分享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的思考和做法;尼泊爾帕德瑪媒體網絡公司首席執行官丹巴爾·夏胡等嘉賓,就如何加強絲路沿線廣播電視合作等進行了討論。四川廣播電視臺也講述了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傳播四川好聲音,帶動區域間交流合作的故事。

  如今,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抱團合作”成績單已然喜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在2016年8月發起成立了“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共同體的成員已經發展到41個國家、68家媒體機構,一大批中國優秀的節目先後被譯製成近20種語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播出;去年,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廣西、福建等省級衛視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衛視聯盟”,在此基礎上,今年又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意大利、伊朗等國家和地區的10家電視媒體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國際衛視聯盟”;巴基斯坦國家電視臺利用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契機,將中國的節目翻譯成當地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讓更多的巴基斯坦人民了解中國的戰略、文化、歷史……

  建立長久穩定的合作平臺和交流機制,加強“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媒體合作,成為與會嘉賓的共同訴求。眾多沿線國家都在尋求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更多入口,並期待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作出自己的貢獻。

  內容,仍是未來媒體融合的核心

  當前,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和視聽産業發展的潮流勢不可擋。正如中國傳媒大學校長胡正榮在媒體融合發展産業高峰論壇中所言:“媒體變革的趨勢深刻而不可逆,我們唯有順勢而為,才能與未來一路同行。”

  專家學者們充分關注媒體融合發展這一行業熱點,圍繞國家層面上的政策解讀、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産業現狀分析、內容製造在媒體融合大態勢下的生存空間、媒體融合如何向深層次推進、新技術新手段新渠道拓展出的産業新領域等多方關注焦點,進行了專業化、深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探討。

  那麼,傳統媒體到底應該如何進行融合和轉型呢?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常務副行政總裁崔強説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表示:“新聞專業主義和內容為王是媒體的堅守,也是媒體的優勢所在,在媒體融合轉型中,建立‘內容+思維’模式,這是內容為王的互聯網升級版。”索尼影像産品及解決方案公司副總裁桐山宏志也認為,面向快速增長的多屏觀看需求,高品質的內容無疑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福斯傳媒集團亞洲副總裁兼中國區負責人祁冬也從挖掘福斯傳媒集團的自身優勢中得出,內容是媒體融合的基石。他説:“我們在全球有350個頻道,分45種語言播出,在亞太我們有5億多的付費用戶,涉及新聞、電影、娛樂、體育等多個領域。作為全球最大的付費電視平臺,我們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我們有強大的內容,知道如何去做內容,如何去捕捉用戶和服務於用戶。”

  湖南廣電網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剛總結説:“在媒體融合發展中,網絡是基礎、內容是核心、資本是保障。”論壇中,專家學者們針對媒體融合的發展路徑和面臨問題的對話交流,為破解發展難題、服務發展大局提供了應對之策,有力推動了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發展。

  紀錄片走向世界,展現更加立體的中國

  作為“真實、立體、全面展現中國”的傳播載體,紀錄片日益成為世界輿論觀察中國的“新窗口”。在本屆四川電視節上,以“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為主題的聯合簽約活動吸引了紀錄片製作機構廣泛參與。

  在這次活動上,將有23部作品納入五洲傳播中心“海外傳播計劃”,有機會獲得五洲傳播中心在節目改編、外文譯製、國際推廣方面的資助,並有機會在五洲傳播中心與Discovery亞太電視網合辦的《神奇的中國》欄目、與國家地理頻道合辦的《華彩中國》欄目、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媒體合辦的《絲路時間》欄目及與香港TVB合辦的《文化中國》欄目播出和全球宣推。

  “近些年,紀錄片創作進入了一個高峰期。這其中有兩個重要的標誌:第一個標誌是紀錄片殺入了衛視的黃金時段,收視率很高。第二個標誌是現實題材的紀錄片層出不窮,眾多講述中國奮鬥的作品成為中國夢最好的釋解。”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司長、四川電視節組委會委員高長力在“金熊貓”國際紀錄片傳媒製作人論壇中表示,中國的紀錄片正走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

  作為紀錄片業界的風向標,本次“金熊貓”國際紀錄片傳媒製作人論壇以“中外紀錄片跨界生存與發展的現狀及趨勢”為主題,邀請新加坡、美國、英國、德國、中國的20多名行業知名人士,就紀錄片創作的最新理念、成功案例、經驗感悟進行了分享交流,並探索了紀錄片的未來趨向。

  正如四川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四川電視節組委會委員劉萌所説:“紀錄片創造是一種最具國際效應、最有文化品格、最能跨文化傳播的形式。在媒體融合勢不可當、勢在必行的今天,中外紀錄片人會以更加開放合作的姿態勇於創新不斷探索,創造出更多更好具有社會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優秀紀錄片作品,為開創中國影視事業發展貢獻力量。”中國的紀錄片製作人正朝著成為中國歷史的記錄者、中國故事的宣講者而不斷努力。

  (本報記者 李曉東 本報見習記者 馮帆)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