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昔日首農水泥貯存倉庫,今朝“文化雙橋”急先鋒
塞隆文創園構建衍生禮品定制平臺
置身水泥貯存倉庫觀看藝術展,會是怎樣一種體驗?別誤會,昔日存放水泥的車間早已煥然一新,除展廳頂部特意保留下若干曾經的貯存筒,挑高五六米的展廳絕對算得上窗明几淨,展陳內容還是貼近青年群體的卡通畫。水泥和卡通,兩種畫風迥異的材質,在位於廣渠路和雙橋東路交界處的塞隆文創園內愉快地玩耍到一起。這個由老工業遺存改造而來的園區,如今依託“互聯網+”概念,自主研發構建“塞隆禮物”文創衍生品定制平臺,希冀更多人結識“文化雙橋”。
塞隆文創園所在地的前身為北京首農集團下屬勝利建材水泥庫,始建於1984年的它曾經是亞洲最大的水泥筒倉群和粉料倉儲基地,先後承擔了1990年北京亞運會場館、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等重大項目的水泥料儲存任務。2011年,伴隨首都功能定位調整,原本喧鬧的水泥廠化身恬靜文創園,成為聚集影視製作、廣告設計、網絡服務、藝術展覽、休閒娛樂等業態的文化創意綜合體。園區佔地46620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待二期升級改造完成後,建築面積將達到36000平方米。而且,廠區內眾多工業遺跡被當作歷史記憶存留下來。園區內獨有的46座貯存水泥的筒倉,係目前亞洲最大筒倉群;當年專門從廠外修建的直通筒倉的鐵軌,還有舊式列車,也是最初的模樣兒。置身水泥貯存倉庫觀看藝術展,會是怎樣一種體驗?別誤會,昔日存放水泥的車間早已煥然一新,除展廳頂部特意保留下若干曾經的貯存筒,挑高五六米的展廳絕對算得上窗明几淨,展陳內容還是貼近青年群體的卡通畫。水泥和卡通,兩種畫風迥異的材質,在位於廣渠路和雙橋東路交界處的塞隆文創園內愉快地玩耍到一起。這個由老工業遺存改造而來的園區,如今依託“互聯網+”概念,自主研發構建“塞隆禮物”文創衍生品定制平臺,希冀更多人結識“文化雙橋”。
通過匯聚和拉動國內外文創資源,園區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文創産業鏈及項目交流平臺。截至目前,園區已吸引80余家文化企業、3家上市企業入駐,年總産值逾10億元,納稅額達到6000萬元。北京華奧視美國際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佼佼者。作為國內視覺藝術文化服務産業的龍頭企業,它參與過多項國家級重大活動,包括杭州G20峰會文藝演出、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95週年晚會,以及北京國際電影節開閉幕式等。同樣是上市公司的星座魔山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玄幻、青春、動作為特色,開發製作了《青年霍元甲》系列、《少林寺傳奇》系列、《聰明小空空》系列等330多集電視劇。“隨著廣渠路全線貫通,這裡交通便利,而且很多留存的設施特別適合影視攝製、製作。”公司總裁都小明透露,自從2015年入駐園區後,公司已逐漸將分佈在其他城市的業務往這邊遷移。
如今的紅火讓園區相關負責人王靜頗為感慨,因為就在四五年前,這裡都快要撐不下去了。在歷經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的輝煌後,由於不少施工單位開始擴建自有水泥倉儲空間,曾經被視作香餑餑的水泥庫接單越來越少,從年利潤逾千萬元到年虧損二百多萬元,遭遇過山車行情的水泥庫徹底陷入窘境。加之水泥庫催生粉塵嚴重,與環境治污背道而馳,公司決定跨界轉型,主攻文創産業。“我們再一次讓公司名稱裏的‘勝利’二字名副其實。”王靜透露,基於廠區的狹長分佈特徵,他們更為偏好“小而精”的文創企業,不求規模大,但求效益精。即便如此,不少好企業依然慕名而來,一度出現輪候半年方能入駐園區的情形。
在走過早年間的文創産業聚集後,如今園區再度轉型升級。據了解,這裡開始從引進文創企業轉向以文化內涵提升為出發點,自主研發構建文化創意類衍生品定制平臺。正在展出的卡通展“塞隆表情”,便是要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文創産品,把平臺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創意品牌。而且,圍繞園區內46座筒倉的二期改造工程也已進入籌劃階段,今後將響應並貫徹“一帶一路”建設,策劃“一帶一路藝術展”等大型展覽,將園區打造成區域知名的文化創意精品特色聚集地。
更大的宏圖還在後頭。塞隆文創園的打造者首農集團已提出“文化雙橋”戰略,今後將以塞隆文創園為先鋒,利用並重塑三元乳品廠、大秦物流、木材廠、太洋藥業等疏解騰退的老舊廠區、廠房等工業遺跡,形成千畝級體量的“文化雙橋”集群。“文化雙橋”將不拘泥于現有模式,而是持續集聚智慧、增強創富能力,不斷拓展想像和運行空間,促進文創産業持續走向縱深發展。
如同46座水泥筒倉夜晚在鐳射投影下照亮廣渠路一般,連接首都中心城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雙橋區域也將成為一顆璀璨明珠,照亮文創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