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泰安12月11日電 (梁犇張越嘉 巢晶)2017年中國世界自然遺産保護與發展大會暨中國首批申遺成功30週年研討會12月11日在山東省泰安市召開。來自美國、法國、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的400余名專家、代表齊聚泰山腳下,共商遺産保護髮展良策,分享世界遺産保護管理經驗。
2017年是中國首批世界遺産項目申遺成功30週年,1987年同泰山一起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還有長城、敦煌莫高窟、北京和瀋陽的明清皇宮、秦始皇陵、週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截至目前,中國共有世界遺産52項,包括12項自然遺産、4項文化與自然雙遺産、36項文化遺産,世界遺産數量位居世界第二。
研討會上,來自國內外世界遺産研究領域的多位專家就中國世界自然遺産的發展戰略、推進世界遺産能力建設、提升世界遺産管理有效性、世界遺産保護管理能力建設等議題作專題報告,以案例交流的形式分享世界遺産保護管理經驗。
“世界遺産是歷史賦予的寶貴財富,精心呵護將受益無限,肆意妄為則會留罪千古。”北京大學教授謝凝高在會上表示,中國越來越多的自然和文化遺産走上了嚴格保護和有序發展的行列,面對新的歷史形勢和使命,世界遺産事業應由國家管理,法規為據,科學展示,永續利用。
“一般來説,能夠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景區只需要符合一個要求就可以了,而泰山景區卻符合幾乎全部的要求。”威爾士郊區保護計劃主任彼得·奧登(Peter Ogden)會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世界首例雙遺産的泰山,今後要“三管齊下”,要有嚴格的環境治理,良好的規劃設計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
作為遺産地的管理人員,蒙古國文化遺産中心主任G·恩和巴圖(G·Enkhbat)認為,在保護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的同時,應當注意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習俗融合發展。同時,泰山作為可持續發展景區的佼佼者,應當樹立榜樣意識,建成未來其他景區學習的楷模。“泰山景區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扶周邊,發掘更多的自然和文化遺産地。”
“泰山是首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産、世界地質公園,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古老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據泰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成麗介紹,該市編制實施了泰山保護和發展規劃,投入大量資金對文物古建、森林、生態、地質遺跡進行全面保護,確保遺産資源的真實和完整。同時,加大對泰山文化的挖掘和弘揚力度,打造了“登泰山,保平安”的文化品牌。
大型文獻叢書《中華泰山文庫》首發式同步舉行,據介紹,《中華泰山文庫》共分為古籍、著述、口述影像和外文4大書係、9個類編、120卷,5000余萬字,囊括古今中外,集泰山文獻之大成。通過系統深入地挖掘、整理、闡述泰山文化,建成一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資料豐富、載體多樣,具有權威性、高水準、高價值的數據庫和資料庫,對於泰山文化的集成、創新和傳承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當天,泰山景區在數百家冠有泰山、東嶽、岱宗等名字的品牌企業中,選取了30家優秀企業代表參加紀念泰山申遺成功三十週年暨泰山品牌聯誼會系列活動。30家企業代表在泰山腳下共商發展大計,共同弘揚泰山品牌文化,會後企業代表共同簽署泰山宣言。此次系列活動還包括泰山極頂敬天祈福“吉祥道場”及“唱響泰山”泰山之歌創作徵集大賽頒獎晚會暨泰山申遺成功30週年音樂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