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啟申遺之路 打造國家公園
鹽城濕地,世界獨一份
新華調查
茂密的葦叢,無邊的灘塗,冬日的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是丹頂鶴、東方白鸛、灰鶴、斑嘴鴨等珍禽的越冬“驛站”。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鳥類在這裡棲息、停留。
如何才能長久地守護好野生動物的濕地家園?在日前召開的黃(渤)海濕地可持續發展和世界自然遺産鹽城國際研討會上,百餘位中外專家為濕地申遺出謀劃策。
精心守護,
30多年無一起獵殺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是鳥類受威脅最多的路線,而黃(渤)海的潮間帶是該路線中至關重要的‘加油站’,這裡的保護區為千千萬萬隻遷徙水鳥提供優良的停歇地。”走進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雷光春感慨萬千。
讓專家們感嘆“保護得這麼好”的,是鹽城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目前,鹽城濱海濕地上生活著2000多種動物,其中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41種。鳥類已由1983年的265種增至405種,發現“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近千隻;被列入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的東方白鸛和黑嘴鷗分別增至150隻和3000隻左右;每年來鹽城越冬的丹頂鶴超過600隻,佔世界總量的21%;麋鹿種群超過4200頭,佔全球一半以上。30多年來,在鹽城丹頂鶴、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未發生一起獵殺野生動物事件。
“濕地是大自然對鹽城最深情的饋贈,也是鹽城最寶貴的家底。” 鹽城市委書記王榮平説,作為“地球之腎”和“物種基因庫”,濕地在生態平衡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鹽城“生態立市”戰略將濕地保護列入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出臺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守護好濕地的生態理念已滲入城市骨髓,成為鹽城地域文化的重要涵養。
目前,丹頂鶴、麋鹿兩個自然保護區已入圍世界自然遺産地名錄預備名單,麋鹿保護區成為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典範。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事實證明,鹽城能夠很好地管理和使用這片濕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全球保護地項目主任特瑞佛·桑德維斯這樣評價。
濕地申遺,
是莊嚴承諾更是責任擔當
“黃(渤)海地區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潮間帶濕地所在地,這裡具有重要而普遍的全球價值,有足夠的生態價值與科學依據被提名為世界自然遺産。保護濕地不僅在鹽城地方層面極其重要,對整個黃(渤)海生態系統也很重要。”將黃(渤)海潮間帶濕地提名為世界自然遺産,是所有嘉賓的共同心聲。
濕地保護,也面臨巨大挑戰。“過去50年內,黃(渤)海濕地面積縮小約三分之二。過度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水污染,工業發展下的城市擴張,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都成為影響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因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主席章新勝坦言,對於承擔濕地管理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地方政府來説,保護工作極為繁重。
“黃(渤)海濕地位於社會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保護和發展的矛盾較為突出,更需要妥善處理兩者關係。”章新勝認為,“世界自然遺産已成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載體,不但向世界展示中國精彩,也為自然遺産保護管理貢獻中國智慧。”
近年來,世界遺産委員會對世界申遺項目的審核越來越嚴格,很多提名項目被拒之門外。今年起,一個國家每年只能申報一項世界遺産,申報難度將越來越大。專家提醒,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是中國對嚴格保護和永續利用好人類共同珍貴遺産的莊嚴承諾,還要納入國際監督,關乎責任大國的國家形象,這不光是榮譽,更是責任和付出。通過申遺,做好資源普查、價值論證和科學研究,加強保護管理,才是核心目標。
自然無界,
國際國內共守護
“將來可以把丹頂鶴、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作為一個整體生態系統,構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公園,提高生態保護效率,共同實現符合世界自然遺産標準的可持續發展。”雷光春對十九大報告中“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有著自己的理解,“這意味著我國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將從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轉變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
專家認為,申報世界遺産是一項綜合、複雜的工作,需要高位推動和科學論證相結合。從行政層面,要加強組織領導、機構建設、環境整治、協調溝通等工作;從技術層面,關鍵是價值論證,只有價值滿足標準,才具備啟動申報的基本條件。這兩個層面的工作相互聯繫、密不可分。黃(渤)海濕地涉及多個省份和設區市,因此,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專家須相互協調、齊心協力、共同推進,才能保證工作順利開展。
“地區努力不可少,而跨境合作將是確保黃(渤)海的全局和連貫性管理的關鍵。” 聯合國濕地公約組織秘書長瑪莎·羅傑斯·烏瑞格呼籲,希望毗鄰黃(渤)海海域的其他國家的政府和民間團體加入進來,加強合作和管理。“自然沒有邊界。申報世界自然遺産的過程,就是加強國際國內合作的過程。”
當連接上海至鹽城的高速鐵路開通後,將有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走進廣袤灘塗,感受獨特的濕地之美,綠色生態帶來的新産業必定會讓鹽城濕地綻放璀璨光彩,成為“世界獨一份”的旅遊勝地。
新華日報記者 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