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3月1日電 (記者 林春茵)福州耳聾伯元宵、同利肉燕,台灣二高白鶴拳、鄒族歌舞……28日在福州飛鳳山公園同臺亮相,揭開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序幕,為兩岸共度元宵節添上濃濃的鄉土味。
“很親切,像一家人一樣。”台灣新世紀文化藝術團創辦人利珍·妮卡説,令她驚訝感動的是,當她和團員們身著民族服飾,載歌載舞跳起鄒族《高山青》時,觀眾們披著細雨圍觀,也現場唱和起來。
當日,台灣台中二高賴醒民白鶴拳研習會會長林耿賢攜三名愛徒,與福清市宗鶴拳協會會長方長玉一眾同臺打拳。“台灣鶴拳從福建傳入,曾非常盛行,至今仍留存四脈,希望與大陸的宗鶴拳同門共同傳承這一中華武術文化。”62歲的林耿賢説,近年兩岸鶴拳交流日趨頻密,他也曾率台灣習武的小學生到福州市福清市進行校園交流。
作為歷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的重頭戲,兩岸民俗隊伍巡演備受關注。除福清宗鶴拳外,連江的錢箭舞、永泰的虎尊拳也逐一登場。臺江的茶亭十番音樂、倉山的十二婆姐送平安、瑯岐的肩頭戲,林林總總。鼓樓的兩岸茶飄香表演、長樂的琴江臺閣,充滿雅趣。
福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陳思源表示,兩岸民俗文化節形如兩岸廟會,“展示海峽兩岸歷史文化底蘊和淵源的同時,提高民眾的互動性和體驗感”。
在首次加入兩岸民俗文化節的臺版圖書展上,人頭攢動。豐富多樣的社科文教類臺版書籍,帶來書頁中的台灣風情。台灣農民研發的稻殼筷子、取名阿浪的紙板人,展示臺式環保有趣的生活美學。
策展方、福建閩臺圖書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鄭曉風説,應民眾呼籲,書展首次加入兩岸民俗文化節,“近年來,兩岸出版業交流熱潮不斷,顯得更為深層次、寬領域,廟會浸潤書香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