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佛院唐代臥佛。 四川日報記者吳曉鈴攝
造像頭上的寶冠雕刻得美輪美奐。 安岳縣委宣傳部供圖
茗山寺石刻。 四川日報記者吳曉鈴攝
毗盧洞水月觀音被讚為“東方維納斯”。 吳坤忠攝
毗盧洞柳本尊十煉修行圖。 四川日報記者簡霞攝
3月初,《資陽市安岳石刻保護條例》面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標誌著安岳石刻立法保護進入實質性階段。
在安岳廣袤的山鄉,石窟遍佈69個鄉鎮,數量超過十萬尊。這裡有全國現存盛唐時期最完美的摩崖臥佛造像,有被譽為“最美觀音”的毗盧洞水月觀音,有多達40余萬字的唐代刻經,還有全國最早且罕見的宋代《柳本尊十煉修行圖》……在著名美學評論家王朝聞眼裏,安岳石刻“古、多、精、美”,令人驚嘆。
然而,分佈零散卻造成安岳石刻保護及利用的困難。在資陽市著手立法保護的同時,一份《安岳石窟綜合保護利用規劃》方案已由同濟大學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機構初步編寫完成,目前已進入送審階段。未來,有望從更高層面推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