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科技部發佈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同盾科技憑藉在智慧風控領域令人矚目的成就,被評為人工智能領域獨角獸企業。
近兩年隨著産品線日趨完善、技術能力不斷突破、戰略佈局紛紛落地,同盾開啟了全方位輸出技術能力,助力科技賦能金融的新征程。
科技賦能智慧風控,風控賦能普惠金融
3月24日,金融科技50人論壇(CFT50)在北京召開,會議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CFT50首席經濟學家楊濤主持,中國銀行前副行長、CFT50智慧風控專委會主任王永利參加了會議。
大會聚焦區塊鏈技術與智慧風控發展,邀請來自監管部門、專家學者、金融機構以及金融科技企業行業領導人物,深入探討“如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實現科技助力智慧風控,平衡創新與風險”這一重要話題。同時,籌備已久的智慧風控專委會也于會上正式啟航。
同盾科技副總裁、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顧威在大會上發表了演講。
顧威認為,鄉村振興、全面脫貧、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將是未來金融機構的一個主方向,這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現狀客觀的現實需求,也是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內容。
兩會期間,政府也確定了2018-2020年將成為我國實現“全脫貧”的關鍵攻堅期,為保證如期打贏這場“脫貧戰”普惠金融的發展是重中之重。
但由於金融機構和普惠金融面向的人群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困境,風險問題一直是普惠金融發展的短板。小微企業和低收入人群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沒有房産、車産等重資産,傳統模式下金融機構難以對其進行定制化信用評估。出於成本的約束,往往也只能通過高利率覆蓋高風險。
當“移動互聯網”邁入價值互聯時代,金融科技正成為開展精準脫貧的有效工具,同盾科技,作為國內專業的第三方智慧風險管理服務提供商,深度結合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將消費、出行、社交等弱金融屬性的變數數據作為風控維度,讓金融有效延伸與普惠到貧困人群,成為助力精準普惠金融時代到來的“強大推手”。
同盾科技推出“Aaas---智慧分析即服務“全新風控理念,區別傳統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體即服務),AaaS可以根據金融機構的業務需求,在包括行銷、風險控制、投資和運營等多種細分金融場景中提供基於智慧演算法模型的分析服務,為延伸金融服務觸角助力。
在獲客環節中,通過客戶價值挖掘,同盾不僅可以幫助金融機構分析其目標客群,找到低風險高借貸需求的客戶。還可以“喚醒”金融機構的大量“沉睡客戶”,挖掘潛在價值,持續提高復購率;在信用風險評估方面,同盾創建了一套創新型信用評估機制,基於互聯網數據的信用評估模型,可以與傳統信用模型形成互補,有效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而針對欺詐風險,同盾科技創建的申請反欺詐模型,可以有效識別有強烈欺詐傾向的高風險客群。以某個客戶的測試為例,建議拒絕評分20分以上的客群,這將拒絕11%申請總量,但覆蓋了超過96%的欺詐分子。
同盾的服務體系已經實現了對風控領域全場景覆蓋,為超過一萬家企業提供了完善服務。對金融機構前中後臺的工作模式進行重塑,實現由傳統風控流程向新型以改善用戶體驗、挖掘客戶潛在價值的模式進行轉變。
推動區塊鏈場景加速落地,探索區塊鏈更多價值高地
區塊鏈也是本次大會另一個重要主題,區塊鏈去中心化、可追溯及高透明度的技術特性,為智慧風控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決思路,同盾要勇於踏出自我革新的一步。從去年6月份同盾在加拿大設立北美智慧風控實驗室,探索區塊鏈在風控及相關領域産業應用和商業創新的路徑。
顧威説:“我們希望在金融科技的前沿領域有更多的探索,特別是用區塊鏈的技術在數據共享機制,黑名單、欺詐案例庫、保單信息;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建立風險源頭追溯機制等方面有更深的研究。”
同盾也將會從人員、資源、資金等方面進行系統化投入,賦能區塊鏈,探索區塊鏈價值所在。
CFT50智慧風控專委會成立
本次活動的尾聲,在所有與會專家、領導的共同見證下,智慧風控專委會揭牌儀式盛大啟動,智慧風控專委會由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擔任主任委員,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上海華瑞銀行副行長、同盾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顧威擔任副主任委員。
智慧風控專委會將致力於推動智慧金融、智慧風控的進步和發展,從而讓更多的終端客戶或者小微企業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助力國家普惠金融方針更好的實施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