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張伯駒先生誕辰120週年紀念展在北京舉行 李白真跡等珍貴古書畫于故宮展出

2018-04-04 10:15:39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李玥

  4月2日,“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張伯駒先生誕辰120週年紀念展”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拉開帷幕。展覽中,張伯駒鑒藏捐獻國家的33件套珍貴古書畫驚艷亮相,其中包括“詩仙”李白被認為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上陽臺帖》。展覽是張伯駒鑒藏書畫的一次大匯聚,力爭使觀眾對張伯駒的書畫鑒藏獲得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張伯駒是我國著名的古書畫鑒藏家,自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購藏了大量珍貴文物,如現存年代最早、有“法帖之祖”美譽的《平復帖》,傳世最早的山水畫《遊春圖》,唐代詩人杜牧的存世孤品《張好好詩》,以及宋代書畫佳作《道服讚》《諸上座帖》《雪江歸棹圖》《百花圖》等藝術史上著名書法家、畫家和重要流派的作品。

  張伯駒收藏,初時出於愛好,後則以保護祖國文物不外流為己任,甚至變賣家産,亦不改其志。他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體現出崇高的民族大義和愛國情操。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張伯駒與張蔥玉、鄧以蟄、張大千、徐悲鴻、沈尹默、吳湖帆、啟功等諸先生曾一起被聘為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工作任務為“書畫審定”,為故宮博物院收購清宮流散書畫出謀劃策,做了大量工作。

  當發現精品文物在市場上出現時,張伯駒多會優先推薦故宮博物院收購。而在得知故宮博物院無力收購范仲淹《道服讚》和展子虔《遊春圖》兩件文物的情況下,為防止流落海外,張伯駒不惜舉債將它們買下。“一件《遊春圖》使他從豪門巨富變為債臺高築,不得不變賣在弓弦衚同的一處宅院和夫人潘素的金銀首飾。”單霽翔説。

  自上世紀50年代起,張伯駒陸續將所藏大部分精品書畫捐獻或轉讓給國家。其中,故宮博物院共計收藏有張伯駒先生《叢碧書畫錄》著錄的古代書畫22件,幾乎件件堪稱中國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

  2018年是張伯駒誕辰120週年,故宮博物院與張伯駒潘素文化發展基金會、中國國家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共同舉辦這個展覽,以表達對張伯駒的懷念。展覽以國有博物館中經張伯駒先生鑒藏的古書畫為限,分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三個部分,每部分之下按照文物的時代排序。

  由於其中一部分珍貴文物,如陸機《平復帖》卷、展子虔《遊春圖》卷、杜牧《張好好詩》卷、范仲淹《道服讚》卷等,尚處於休眠期,為保護文物,本次展覽無法展出原作,而是用複製品替代。

  “建院93年來,藏品在原有基礎上得以不斷充實,與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説,故宮保管的180余萬件(套)的精品文物中,有3.34萬件來自於860多人次的個人捐贈。“他們或無私捐贈文物,或提供信息和渠道,居中聯絡,玉成其事,這其中就包括了張伯駒先生及夫人潘素女士。”單霽翔表示,以紀念展的形式紀念張伯駒,就是要學習他的精神,張伯駒所代表的,是中國文人的博雅通脫,更是一種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的使命感、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崇高的愛國情操。

  據悉,本次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可免費參觀。展期至5月6日結束。(南方日報駐京記者/劉長欣)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