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甘肅敦煌完成非遺數字化:傳承敦煌"文化基因"

2018-05-07 09:02: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中新社甘肅敦煌5月5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敦煌市文化館館長趙虎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披露,敦煌已初步建成非物質文化遺産數據庫,將敦煌曲子戲、敦煌彩塑製作、敦煌舞、敦煌民歌等該市列入國家、省市縣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搶救挖掘的非遺線索全部實現“數字化”,傳承和保護優秀敦煌文化基因。

  敦煌市是國家文化部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數據庫建設試點城市。自2009年開始,截至目前,共搶救挖掘整理非遺線索300多條、文字資料百餘萬字,圖片資料8000余幅、音視頻資料9000多分鐘,成功申報國際級非遺1項、甘肅省級14項、酒泉市級52項、敦煌市級68項。

  “這些年的保護過程中,很多老藝人相繼去世,非遺流失速度太快,一刻也慢不得。”敦煌市文化館副館長魏彩燕常年在田野調查、整理蒐集非遺線索,她説,曾多次遇到拍攝錄影完成後的幾天、一個月或者一年後,老藝人就離世的經歷。“看著他們一個個走了,我們很揪心,只能與時間賽跑,把這些優秀文化留下來。”

  記者在敦煌市文化館看到,完成“數字化”的非遺已精心分類,包括敦煌民間音樂、美術、文學、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原始劇本等。從數據庫中可檢索出任意該市非遺相關素材,每項非遺都註明了地理環境、歷史淵源、傳承譜係、存續狀況、重要價值、保護計劃等調查研究資料。

  魏彩燕介紹非遺數字化過程稱,如,拍攝採訪敦煌彩塑製作歷時一個月,從最初在戈壁灘上找紅柳搭骨架開始,到制泥、塑造、敷彩,每道工序全程記錄。如泥巴必須用黨河畔洪水流過後的澄板泥,取回後泡軟加鹽巴、麥草等,上泥後打磨修整到最後敷彩,都用文圖視錄入數據庫。

  趙虎介紹,敦煌非遺文化已從搶救性保護進入生産性保護,建成非遺傳習所33個、傳習基地4個,並實施非遺進校園,敦煌曲子戲、敦煌剪紙、敦煌古代舞蹈等多個非遺項目融入全市中小學課堂,傳習成效明顯。比如敦煌曲子戲,最初只有幾個人會唱,現在已有上千人完全掌握。此外,還在景區月牙泉小鎮打造了非遺傳承創新基地,集非遺展示、體驗、生産、銷售為一體,探索非遺産業化。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