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專家學者齊聚甘肅張掖 共探“傳統文化與絲路文明”

2018-07-09 09:03: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中新網蘭州7月8日電 (鐘欣)7日至8日,“傳統文化與絲路文明”學術研討會暨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2018年年會在甘肅張掖召開,專家學者圍繞絲綢之路文明的主題,展開一系列學術講座、學術對話、教學研討等活動。

  臨澤縣地處“古絲綢之路”—甘肅河西走廊中部。會上,敦煌研究院研究員王進玉解讀了臨澤出土的匈奴人的青銅飾品,其中西漢時期匈奴鷹頭和駝頭飾品極為罕見,這表明臨澤即古代的昭武是一個歷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地區。

  “傳統文化的研究應主動向絲路文明研究拓展。”甘肅省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工作委員會主任范鵬認為,絲路文明研究應向亞歐文明交流乃至人類文明交流延伸,以“天下大通”的精神首先構建人類命運共識體,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

  從《大學語文》與傳統文化的關係入手,蘭州理工大學文學院院長楊曉靄提出,除需要改進教材之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進”課堂,教材化、課程化,通過像《大學語文》這樣通識化的融合性的公選課程的“固化”,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因勢利導,讓互聯網、微信等現代技術參與到教學中來,讓課堂變得有趣生動,化挑戰為機遇。

  河西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院長謝繼忠以《清代河西走廊契約意識初探》為例,通過資料證明,不但民間大量運用契約,官方對民間契約也高度認同,表明清代時期的河西走廊具有良好的契約精神。“這不僅反映出清代河西的善治現實,而且也從側面證明,契約精神並非其他文明獨有,它是中華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可為建構誠信社會的寶貴精神資源。”

  會議期間,來自蘭州大學、中共甘肅省委黨校、河西學院、蘭州城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甘肅警察職業學院以及文化、旅遊、圖書、檔案、博物館系統的學者專家分別進行了深入跨領域探討和交流學習。

  與會代表還圍繞“傳統文化與絲路文明”的大會主題,分別就“敦煌學、河西歷史與文化”“文學與大學語文教育”“傳統文化與旅遊産業開發研究”等研究課題展開分項討論。

  此次會議還廣泛收集全國專家學者研究論文65篇,集結編撰成750余頁,近80萬字的論文集。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