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8月23日電 (彭遠賀)南寧園博園晉中園位於中華城市展園北片區,總面積約1804平方米,採用中軸對稱傳統造園手法,以晉商大院為原型,共有二進院落,是典型的“前宅後院”佈局,整個展園的地勢從前到後、由西往東節節高升。
彩畫工人正在垂花門門樓上繪製圖案
在晉中園的施工中,工人用清水和軟毛刷對照壁墻面進行清掃,露出真磚實縫。原來,晉中園的磚墻採用的是磨磚對縫的砌法。晉中園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王佔宏説:“這是古代建築中的一種高級建築工藝,要求每一塊青磚都要經過‘五扒皮’,磨成邊直角正的長方形,才會砌到墻上。砌築成墻時,磚與磚之間幹擺灌漿,墻面不挂灰、不涂紅,整個墻面光滑平整,嚴絲合縫,也叫‘絲縫墻’。”
施工人員正在打磨磚飛子
在照壁前方的施工棚裏,有兩台磨磚機器正在轟鳴,嚴師傅正和工人們一起對青磚進行“五扒皮”。“一塊方磚有六面,除了下方的那一面不磨,其他的五面都要打磨得邊直角正,所以叫‘五扒皮’。”嚴師傅説,“這兩台機器,一天能磨300塊磚就很了不得啦!”
晉中園的磚墻墻腳處,隔不遠就有一塊空心的小磚塊鑲嵌其中。磚塊側面微微凸出的部分被雕磨成圓形,中間是方形的小孔,造型類似銅錢。晉中園監理工程師鄭孔琦説,這是絲縫墻一個很關鍵的工藝,就是墻腳要留排氣孔。“因為晉派古代建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在磚墻裏還有木構架。雖然木構架被包裹在嚴嚴實實的絲縫墻裏看不到,但是因為寒暑往來,木材會熱脹冷縮,如果沒有排氣孔,很容易造成墻體變形開裂。”
磚墻腳下的排氣孔
王佔宏介紹,磨磚對縫、木構架、排氣孔,這些古代建築的手法,能使建築達到“墻倒屋不塌”的效果。“因為就算墻倒了,但是木構架依然支撐房屋挺立著,所以房屋的整個框架也不一定有事。”
説到“墻倒屋不塌”,王佔宏又得意地介紹起晉中園“前宅後院”的院子主體建築——晉中園的制高點、位於展園中軸線上的誠興榭。“‘墻倒屋不塌’,還得益於木架構的‘卯榫結構’,因為卯榫結構的木構件富有一定的韌性,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外力而不受損。誠興榭就是完全採用了‘卯榫結構’的做法,整個建築沒有一顆釘子。”王佔宏介紹,誠興榭的名字寓意是“誠則興”。晉中園就是晉中市的誠心之作,為第十二屆園博會的興盛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