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安徽黟縣:繪就全域旅遊新藍圖

2019-01-04 08:46:26  來源:新華網  編輯:葛寧遠

  原標題:黟縣:繪就全域旅遊新藍圖

  改革開放40年來,從自發組織到公司經營,從品牌打造到全域旅遊,黟縣秉持“中國畫裏鄉村”的特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與旅遊要素相結合,推進鄉村旅遊與攝影、影視、體育、休閒等融合發展,把“村莊變景區”,讓傳統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自然真實地融入美麗的自然景觀之中,成功打造了“世外桃源、畫裏鄉村”的旅遊目的地形象。

  數據顯示,1987年接待遊客0.98萬人次,到2018年接待遊客1798萬人次,增長1826倍;從1987年旅遊收入0.81萬元,到2018年旅遊收入137.4億元,增長1693827多倍。2018年接待入境遊客75.2萬人次,創匯13602萬美元。

  繪就全域旅遊新藍圖

  1985年12月,黟縣縣委縣政府一項決定拉開了黟縣發展旅遊的序幕:成立黟縣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領導組。

  1986年1月1日,成立黟縣旅遊資源開發利用辦公室,抽調專人辦公,具體負責辦理旅遊資源開發、利用。

  1986年10月,西遞、宏村分別成立旅遊景點管理處。

  1986年11月20日,成立黟縣旅遊局,同時成立黟縣旅遊資源開發利用辦公室。

  2000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四屆世界遺産委員會上,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黟縣旅遊漸入佳境,它的“領頭羊”就是西遞和宏村。

  而現在的黟縣旅遊

  美景,宏村、西遞、塔川秋色、木坑竹海,觀山水人文之美;

  美食,漁亭糕,臘八豆腐,泗溪三寶,留生津馨香之味;

  好聽,徽州民歌,西遞音樂節,傳悅耳動聽之音;

  好玩,宏村滑翔動力傘,石林管式滑道,享運動休閒之樂……

  旅遊由産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表現出高度的文化自信。

  該縣把全域旅遊融入到城鄉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採用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模式,將旅遊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歷史文化遺産保護、鄉村旅遊富民工程有機結合起來。把徽風徽韻、名人名居、古城古鎮古村、名山名水等“多點”旅遊資源串聯,實行景區差異化打造,做強山水文化遊、農業鄉村遊、休閒度假遊、研學旅遊、體育旅遊、攝影旅遊、紅色旅遊等,形成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遊,帶動百姓致富。

  為提高遊客的舒適度,黟縣旅遊管理綜合執法局于2016年底正式成立,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全縣17家旅遊景區劃定的執法區域內集中行使旅遊、價格、市場監管、交通運輸、公安、體育、文化、文物等8個職能部門的88項行政處罰權,實現旅遊領域行政執法由多部門間外部循環變為旅遊綜合執法機構內部循環,旅遊市場監管、執法、查處實現“三統一”,遊客的旅遊體驗滿意度顯著提升。

  以旅遊為主導的服務業已成為黟縣縣域經濟增長的主引擎,2013—2017年,該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90元增加到14082元,年均增長9.6%。

  闖出“旅遊+”新天地

  每到金秋,黟縣國際鄉村攝影大展就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以鄉村為主題的黟縣攝影大展(節)已經在這裡走過了13年,從當初簡單化、程式化的攝影采風交流活動蛻變成由淺入深、發散式的影像交流盛會。

  黟縣通過“旅遊+攝影”立足“中國畫裏鄉村”的特點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大展舉行期間,遊客單日人數超4萬,充分説明瞭攝影活動對人們的巨大吸引力。

  而旅遊+攝影是該縣“旅遊+”的一個縮影。該縣堅持“旅遊+”為發展主線,把整個黟縣作為一個景區來打造,推動旅遊與各部門的跨界融合,構建全新旅遊産品供給體系。

  “旅遊+體育”,以舉辦全國性、國際化賽事為提升標準,提升一批體育類精品賽事。舉辦了第十三屆中國黃山(黟縣)國際山地車公開賽、2018中國黃山超級越野賽、徽州100西宏古道30公里越野賽、徒步露營大會等精品賽事活動,擴大黟縣舉辦體育賽事承載力的影響,培育和提升全境體育氛圍。

  “旅遊+美食”,以傳統黟縣徽菜美食為基礎,進行旅遊菜品挖掘創新,開展旅遊菜館認證及推薦,評選“十大特色小吃”,培育旅遊名菜品牌。

  “旅遊+人才”,評選了十大民宿管家,在縣域內推出十位富有文化內涵,滿足旅客深度休閒,展現黟縣旅遊發展新成果的旅遊精品民宿管家。

  “旅遊+藝術”,依託“寫生經濟”興起推動寫生産業發展,建成西遞、宏村、南屏、屏山、盧村等10處藝術寫生基地,延伸産業鏈條,做大産業規模。目前全縣共有寫生接待場所80家,寫生基地129家,每年接待215萬人次寫生學生,可達到産值10個億。

  “旅遊+鄉村”,培育一批旅遊帶動型美麗鄉村。加大五里桃花、柯村油菜花、石林花海、五溪山杜鵑、塔川秋色等景區景點宣傳。依託美麗鄉村資源,圍繞茶葉、木竹、果蔬、養殖等農業特色産業和農業基地(園),推出農業生態觀光遊、農耕農事體驗遊。

  “旅遊+休閒”,鞏固《宏村阿菊》品牌效應;強化宏村冰雪世界、西遞石林花海、管式滑道運營,提速熱氣球等業態打造,完成了木坑竹海景區滑索建設、石林景區滑道滑草(雪)項目,積極開發古城夜遊産品,打造幻光古城概念,增強古城夜生活吸引力。

  民宿激活鄉村旅遊新引擎

  雲山霧罩,山回路轉,柳暗花明之處便是塔川書院,坐落在宏村村外、塔川腹地的民宿著實讓人驚艷又歡喜,書院既有傳統庭院的移步換景,又有現代設施的舒適便捷,尤其是零零總總十余處頗具心思的茶歇小景,繞著院子的小溪叮咚翠響,茂林修竹間鳥兒低回婉轉,讓屋宇、亭閣、樹石、花草、簾幔愈發靈動起來,連周邊的田野鄉村都是最美畫卷。

  開門望山見水,風光絕美;漫步阡陌田園,鄉韻悠然,像塔川書院這樣的民宿,在黟縣有 409家,其中精品民宿 112 家,他們已成為黟縣旅遊的搜索熱詞和吸引遊客的又一張精美名片。

  遺産地內做“減法”。出臺專門獎勵政策,在重點景區周邊規劃建設食宿集群,鼓勵景區內旅社客棧、飯店餐館在景區外集群發展,逐步減少核心景區食宿經營場所數量,減輕保護壓力。

  服務管理做“加法”。依託鄉村客棧聯盟,結合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加強客房管理、服務禮儀、烹飪技術、安全生産等方面培訓,增強民宿經營業主的專業技能,提升民宿整體環境。

  經營模式推“新法”。出臺《民宿農家樂旅遊示範戶管理辦法》和《民宿農家樂旅遊示範戶評定標準》,支持景區、旅遊公路和城郊周邊的農民依靠現有生産資料和基礎設施積極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民宿客棧。

  管理理念推“變法”。推廣各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在潛移默化中轉變提升經營理念,引導民宿經營業主按照相關改造標準,在加大民宿基礎設施投入的同時,努力突出各自的特色定位,積極打造一批高端精品民宿。

  民宿的興起,不僅成全了旅行者的綠色假期,成就了山區人民的致富夢想,更為黟縣實現由傳統觀光旅遊産品向休閒度假複合型旅遊産品的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民宿經濟發展較快,逐步形成了西遞、宏村、南屏、碧山、塔川、美溪6個民宿群(圈),2017年全縣民宿客棧共接待過夜遊客400萬人次,營業收入4.53億元。(韓丹妮)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