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新一輪交通建設強化“品質工程” 優化出行感受 升級産業結構
當前,江蘇新一輪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在數量增長的同時,更需要提升品質、功能。打造耐久性強、造型美觀的“品質工程”,是未來交通工程發展的方向,這也給交通關聯産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施工現場不再“轟轟烈烈”
3月12日,記者在京滬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淮安至江都段,注意到其中一個樞紐位置,工人在架橋,但工地沒什麼灰塵,“這是一座鋼橋,直接把設計生産好的鋼材拉到現場組裝。”省交通工程建設局工作人員介紹,高速公路擴建時不能中斷交通,樞紐區位上跨橋採用鋼結構,省時省心。“用純鋼材取代鋼筋混凝土,是今後建橋的發展方向。”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開建以來,鮮見“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主橋索塔3月1日封頂時,現場“平平靜靜”。南京市公建中心工作人員説,這座大橋主橋長1796米,主跨跨徑600米,“索塔採用鋼殼混凝土新型組合結構,設計施工特點為工廠化、裝配化,每節段在揚州寶橋工廠提前進行加工製造,水運至橋位施工現場進行節段安裝”。
傳統的橋梁工程施工場地,打樁基豎鋼籠,開鑽頭出泥漿,動靜大。目前的趨勢是,把現場生産轉移到後方車間,連樁基都可生産好。現場以安裝部件為主,既控制揚塵,也減少噪音等污染。312國道南京段、鎮江段,京滬高速,徐州三環南路等新建或改建項目,都已或即將採用工廠化建造技術。
在江蘇,信息化已滲透到交通建設、管理、養護的每個環節。“現在的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通過3D、4D模型,直接指導工程項目的建、管、養,這項技術已在江蘇全面推廣。”中設設計集團專業總工季錦章説,淮安運河大橋橋形非常複雜,採用BIM技術設計,利用3D印表機列印出構件細節,建橋全程一目了然。將來後期養護時,運用BIM技術,隨時可知橋體每個部位的施工日期、設計參數、品質檢測數據、施工人員等詳細信息。
“實施綠色品質工程是自然條件和工業發展的要求,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合理高效地使用有限資源,爭取對自然環境産生最小影響。”省交通運輸廳建設管理處彭森説。
礦石一直是江蘇比較緊缺的資源,多條高速公路要擴建,建材從哪來?“我們要通過廠拌熱再生技術,讓路面材料的重復使用率未來達到100%,實現高效率循環使用。我省在這方面已取得實質性的成果。”江蘇東交工程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捷説,雖然部分路面廢棄材料加工後可繼續使用,但還不夠,團隊正在研究技術,將廢棄公路路面材料收集後“清洗”,分別還原成粗集料、細集料、瀝青,然後全部應用到新建道路的項目中,這對江蘇基礎設施建設意義重大。
品質工程重“品”貴“質”
“信息化、標準化、綠色化是江蘇品質工程的關鍵詞,這裡面蘊藏的內涵都是為出行運輸服務。”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丁峰説。
標準化是品質工程的重要內涵,高品質發展就是高標準發展。省交通運輸廳建設管理處處長宋國森説,相較我國高速公路路面結構設計年限要求,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長壽命路面設計年限更長久,江蘇即將開展高速公路30年長壽命路面研究。總而言之,要在源頭上提高標準,推進産品品質升級。
品質工程,“品質”是基礎,“品位”是內涵。人們經過一座橋、一條路,在感受舒適程度時,也會從審美角度對其結構、線條、人文內涵進行打分。“優秀的建築,有著可以感知美好的生命力。”宋國森直言,打造品質工程要轉變發展理念,創新建設模式和建設技術,設法提升投資成效,實現工程優質耐久、安全舒適、經濟環保、社會認可。
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長江江蘇段岸線資源相對稀缺,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鐵路共用一個過江通道,是今後必須努力的方向。長江生態敏感點多,在收集雨污水方面,傳統橋面污染,經過雨水或沖洗直接排入長江,現在橋體廢水要通過特殊渠道流到污水收集系統裏面去。
丁峰認為,從長遠來看,品質工程建設和養護的成本更體現效益。針對節假日出行高速擁堵等現象,品質工程創建在設計階段就會考慮功能系統匹配和遠景擴充需求,引入智慧化理念,採集各類公路運行數據,給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好通行感知體驗,為應急事件處理和指揮調度提供依據。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表示,品質工程重在“品”,貴在“質”。不能停留在以前提出的“十年路面百年橋”上,需要在設計、施工、材料等方面創新提升,向“雙十路面百年橋”邁進。可依託重點工程,在關鍵領域取得技術突破,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
“品質工程”倒逼産業轉型
橋梁、船閘、公路、航道等持續建設,智慧駕駛時代已來臨,追求“品質”,意味著對高性能材料、防腐構建以及快速檢測技術等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提出更高要求。
以信息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等為核心的技術革命正在全球掀起,將新技術融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讓智慧化、數字化、精細化給出行帶來更多服務,其勢已成,其時已至。
省社科院研究員黎峰坦言,堅持高品質發展,首先要消除低效乃至無效投資。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投入要産出成效,經濟要發展,老百姓獲得感也要提高。追求“品質”各行各業都將受益。
蘇通大橋當年突破世界第一大跨徑、第一斜拉索長度的斜拉橋纜索由江陰法爾勝泓昇集團提供。法爾勝集團技術人員説,法爾勝曾被倒逼升級製造纜索,一戰成名後,迄今已參與建造900多座大跨徑索承橋梁,其中包括港珠澳大橋等高難度的世界級橋梁。
目前,江蘇正在打造一批品質工程樣板,力爭下半年召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場觀摩會。
交通涉及到各行各業。宋國森説,“品質工程”帶來的積極影響絕不僅是肉眼可見的公路和橋梁,它對於材料生産、産品供應,對於産品加工所要求的機械設備、養護設備都有升級要求。創新永無止境,設備和材料的生産商都要進行産業升級。
江蘇水網發達,橋梁眾多,易於工廠化製造裝配化施工的鋼結構橋梁的推廣未來有很大空間。美國鋼結構橋梁佔比達33%,日本、法國等國比例更高,我國目前鋼結構橋梁佔比不到1%,迫切需要轉型。眼下,江蘇正為鋼結構橋梁推廣應用先行探索,這對相應的製造企業的正面影響會同步呈現。(新華日報 記者 梅劍飛 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