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通訊:埃及中文導遊的“小確幸”

2019-12-11 09:55:48  來源:新華網  編輯:李勝蘭

  新華社開羅12月10日電 通訊:埃及中文導遊的“小確幸”

  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29歲的阿斯瑪和24歲的賽義德都在埃及從事中文導遊工作。在過去幾年裏,他們與不少中國遊客結緣,也在這份工作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通訊:埃及中文導遊的“小確幸”

這是2018年9月27日,在埃及吉薩金字塔景區,賽義德(右四)和中國遊客合影。  新華社發

  阿斯瑪在上高中時便對埃及的名勝古跡和古埃及歷史産生了濃厚興趣,她希望未來從事一個能夠接觸名勝古跡並向他人講解文化歷史的工作。當導遊,成為她的目標。

  2011年,阿斯瑪以優異成績從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語言學院中文系畢業。可當時,埃及政局突發動蕩,當地旅遊業幾乎停滯,但她沒有放棄理想,一邊從事翻譯等工作提高中文水準,一邊等待時機好轉。2014年,埃及政局趨於穩定,旅遊業全面復蘇,阿斯瑪著手準備難度不小的導遊資格考試。兩年後,她拿到了導遊證,如願成為全職導遊。

通訊:埃及中文導遊的“小確幸”

這張未標明拍攝日期的照片顯示,在埃及撒哈拉沙漠裏,阿斯瑪(前)和中國遊客合影。 新華社發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中文導遊需要克服不少困難。2017年畢業于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系的賽義德説,除了語言關,還要過歷史知識關。古埃及歷史十分複雜,作為導遊,不僅要熟背歷史知識,還要把它們用中文清晰、易懂地表述出來。想達到這樣的水準,沒有捷徑,只有反復練習。

  中國遊客好學的特點令賽義德印象深刻。有一次,他在機場迎接中國旅遊團時介紹自己是“導遊馬克(自取的中文名)”,不想有中國遊客對他説:“你不僅是導遊,還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聽你給我們上關於埃及歷史和文化的課。”

通訊:埃及中文導遊的“小確幸”

11月25日,在埃及首都開羅,阿斯瑪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阿斯瑪和賽義德的工作受到了中國遊客的肯定,他們也因此擁有了許多“中國親友”,時常能在工作中感受到雖微小但確切的幸福。他們説,埃及和中國都是文明古國,都尊師重道、重視家庭,因此和中國人相處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更容易成為“一家人”。

  前不久,阿斯瑪在帶團期間不慎扭傷了腳,醫生説至少需休息一個月。但她仍堅持工作。一路上,中國遊客都照顧著她。參觀期間遇到不好走的路時,她的“中國閨蜜”們邊扶著她邊聽講。晚上回到旅店,“中國媽媽”特意跑來給她按摩腳。這些都讓她頗為感動。

通訊:埃及中文導遊的“小確幸”

  11月25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賽義德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一隻麥克風、一支筆,多棒的禮物。”在接待一個中國旅遊團一段時間後,賽義德在埃及首都開羅收到了這份來自“中國家人”的禮物。他説,導遊經常要用麥克風和筆,這樣的禮物既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更帶著親情般的溫暖。

  回想起學習中文、成為中文導遊的經歷,阿斯瑪認為自己堅持最初的選擇很值得。她擁有了謀生的本領,能為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此外,能用另一種語言講述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也讓她感到由衷的自豪。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還是會學中文、做中文導遊。”賽義德説,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埃及投資興業,需要大量懂中文的當地人才,掌握中文能讓求職者具有更多優勢。而且,從自身感受出發,他很喜歡和中國人一起工作學習。

  有感於自己的經歷,阿斯瑪和賽義德都希望更多埃及年輕人能夠找到自己熱愛的事併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我們希望認真生活,我們會繼續努力,以此帶動周圍人一起奮鬥。”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