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京冀續寫冰雪奇緣

2022-03-24 09:00:00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宋姝君

京冀續寫冰雪奇緣

  河北省張家口市太子城的雪花火炬塔,已經成為了冰雪小鎮的地標,訴説著冬奧故事。 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本報記者 鹿楊

  立春之日,萬物之始。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兩名火炬手登上晶瑩剔透的主火炬塔中心。霎時間,鳥巢內音樂驟停,燈光漸暗,直到一抹微火燃起,直擊人心。就在微火點燃的同一時間,張家口太子城冰雪小鎮頒獎廣場中央的雪花火炬塔也燃起,京冀大地歡騰一片。

  2018年,作為北京冬奧會核心區配套工程的太子城冰雪小鎮開工建設,一個世界級的冰雪小鎮在京冀兩地建設者的奮戰中拔地而起。歷經四輪春秋,太子城冰雪小鎮不僅為冬奧會提供了完善的保障服務,還將作為後冬奧時代冰雪運動的聚集地,成為展現我國冰雪運動、冰雪産業蓬勃發展的風向標。

  就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前一週,《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規劃》出臺,京冀兩地將在賽後共同書寫後冬奧時代的冰雪篇章。

  山同脈 冬奧遺産珍藏京冀大地

  太子城冰雪小鎮,與北京的緣分始於820年前。

  在冬奧場館的建設過程中,坐落于太子城的金代夏季行宮揭開神秘的面紗。行宮北有靠山、南有望山,兩山連線便是金代行宮考古遺址的中軸線,向北京方向延伸,直指西六環的金代皇陵。

  京冀兩地因為冬奧會再續“前緣”。太子城遺址地處張家口奧運村的核心區,為了保護歷史遺跡,太子城冰雪小鎮的規劃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張家口賽區冬奧村往東挪了200米,太子城冰雪小鎮縮減了4萬平方米,將遺址區域完全避讓,建成太子城考古遺址公園。

  “為一座考古遺址‘讓路’,這在冬奧會歷史上極為罕見。北京冬奧會將成為奧運史上場館建設與文物保護相結合的全球新典範。”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黃信看來,太子城冰雪小鎮與北京的連接不僅是一次美麗的巧合,還是一次奧林匹克歷史上的創舉。

  在總佔地面積2.89平方公里,擁有國際會議會展中心、四季商街組團、國際度假酒店群三大功能區的太子城冰雪小鎮,最引人矚目的便是擁有雪花屋頂的四季商街。而四季商街雪花小鎮的設計正是出自中國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李興鋼之手,他同樣也是延慶賽區的總設計師,“雪遊龍”盤旋其中的“冰雪畫卷”就出自他的紙筆之下。

  “通過規劃快速建設形成的小鎮往往會帶給人一種單一感,我們將商街的建築設計成六邊形的雪花形狀,不僅跟冬奧會的主題呼應,還能解決多元化不足的難題。”李興鋼介紹,六邊形的建築朝向更多方向,天然富有變化,使遊人身處其中能體驗到意想不到的空間變化。雪花主題的小鎮街區,屋頂是六棱雪花、外立面有五顏六色的雪花造型,與頒獎廣場中央的冬奧會火炬塔造型巧合般地呼應著。

  走出太子城高鐵站,張家口賽區冬奧頒獎廣場便映入眼簾,它承接著冬奧期間34個領域的服務保障功能,見證了49枚冬奧會金牌,44枚冬殘奧會金牌的誕生。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高級媒介經理于博説,未來,冬奧頒獎廣場將和雪花火炬塔一同延續“冰雪榮光”,冬奧遺産被永久保留,與小鎮西側的奧運五環一道,被打造成為冬奧網紅打卡地。

  人同心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冬奧會給崇禮這座北國小城帶來了鳳凰涅槃般的變化,也為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資源和機會。

  由於建設國際頂級冰雪小鎮在我國是一個空白,2016年,崇禮區政府舉辦太子城小鎮城市設計研究國際徵集活動,活動方案匯集了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具有冬奧小鎮建設經驗的團隊。2017年,崇禮區政府邀請中國建築學會舉辦了中國建築大師工作營,規劃出了小鎮的3大組團,確立了小鎮的雛形。隨後,北京乃至全世界的資源陸續涌向崇禮。

  “我們要把北京國際化、高品質的汽車服務帶到崇禮的冰雪小鎮中來。”曾在太子城冰雪小鎮供職,如今在北京申威獅星汽車服務公司任副總經理的楊青錕自豪地説。作為冬奧會的服務企業,這家來自北京的公司為小鎮提供新能源汽車交通接駁服務。如果説,京禮高速、京張高鐵等主要交通幹線是主動脈,那麼暢通冰雪小鎮的毛細血管就是這家公司的任務。賽後,它還計劃繼續為太子城冰雪小鎮以及全部雪場提供遊客接駁服務。

  引入優質品牌或合作方、策劃大型主題活動、舉辦多種賽事會展、營造宜居度假環境、配備豐富娛樂消費……賽後的太子城冰雪小鎮更加忙碌了,一個世界知名的四季旅遊度假目的地正在京冀兩地攜手建設中成為現實。目前,奧克伍德酒店、悅榕莊酒店等品牌已與太子城冰雪小鎮簽約。

  “現在的生活是幸福加幸福!”崇禮區營岔村人趙春新,面對鏡頭難掩笑意。2018年,冬奧設施在太子城冰雪小鎮開工建設,趙春新在項目工程部做起了保安。過去,冰雪意味著困守和貧窮,用他的話説,一年兩三百元的收入已是不簡單。如今,冰雪成了寶貝疙瘩,在冰雪小鎮裏,趙春新一家人都吃上了“冰雪飯”,他的妻子在雪具大廳做保潔經理,兒子在項目上拉土方,女兒在大連上大學,現在也在冰雪小鎮裏實習。

  因為冬奧帶動,崇禮已在2019年5月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成為奧運消除貧困的經典案例。

  策同謀 産業分工協作互補向未來

  山同脈、水同源,人同心,策同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規劃》從國家層面給京冀兩地在體育文化旅遊上的協同合作指明瞭方向。25個奧運場館、21個大眾滑雪場、6項世界文化遺産、136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56個高等級旅遊景區……成為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上的璀璨明珠。

  “身處冬奧會核心區,近些年來太舞旅遊的客人數量增幅特別巨大。”太舞集團市場中心經理任曉強告訴記者,2020至2021年度,太舞滑雪場接待遊客85萬人次,其中雪季客流45萬人次,較上年度分別增長了約55%和50%。後冬奧時代,滑雪遊客的數量還有望井噴式增長。

  在任曉強看來,借冬奧會的東風,不僅為太舞滑雪場帶來了客源,客源結構也從年輕人雪季滑雪為主,變成了全年齡段的四季度假。除了雪季,太舞在夏季舉辦的迷笛音樂季、斯巴達勇士賽也形成品牌效應。

  如今,崇禮擁有7家大型雪場、169條雪道,冰雪運動進入尋常百姓家,當地平均每5人就有1人從事冰雪相關工作,許多人的冰雪夢想得以實現。2020至2021年雪季,崇禮區滑雪旅遊有115.8萬人次,滑雪旅遊收入超10億元。

  另一方面,京冀正在攜手佈局“北京研發定制+張家口生産銷售”的冰雪産業鏈模式。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中關村延慶園體育科技創新園、新首鋼高端産業綜合服務區等創新平臺正在建設,體育科技、文化創意應用場景不斷豐富,一批市場主體培育壯大起來。在河北,張家口(國家級)冰雪裝備産業高品質發展試驗區、崇禮(國家級)冰雪旅遊度假區建設進展順利,冰雪裝備製造、訓練基地、冰雪旅遊等項目加速發展,張家口市累計引進冰雪産業項目109項,總投資556億元,已投産運營51項,一批冰雪設備和穿戴産品入市交易。

  冬奧期間,一個標準、三個賽區;冬奧落幕,一條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串起六區兩地,京冀協同譜寫的冰雪故事還在延續。

  專家點評

  借冬奧契機打造

  世界級冰雪旅遊勝地

  一屆無與倫比的冬奧會讓北京—張家口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區域。如何借冬奧契機推動奧運經濟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通過近幾年的冬奧會籌辦舉辦,京張地區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跨區域協同聯動機制,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産業經濟發展等方面已經開展了大量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積累了豐富經驗。後冬奧時代京張地區可以充分利用好區域資源優勢,聯手打造京張世界級冰雪文化旅遊勝地,推動京冀協同發展走向縱深。

  打造京張世界級冰雪文化旅遊勝地,就是要借勢北京冬奧會的影響力和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冰雪文化旅遊資源優勢,推動沿線各類旅遊資源的統籌開發和可持續利用。一方面,要做足冰雪文化消費文章,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區域冰雪文化資源,完善跨區域冰雪消費鏈條,帶動冰雪文化旅遊發展;另一方面,要突破單一季節文化旅遊,從冰雪旅遊鏈條向四季旅遊鏈條拓展,打造四季有景、文旅融合的高端精品旅遊項目,實現旅遊強區、旅遊富民。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