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楊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貢獻終將被世界所認同

2022-06-27 11:05:5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蔣碩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胡曉萌):當今中國女性地位如何?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怎樣?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世界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故事又該如何講述?4月末的一天,風光明翠岫,水色潤新春。在陽光媒體集團的會客室,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歐美同學會商會副會長楊瀾逐一娓娓道來。

楊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貢獻終將被世界所認同_fororder_6666

  楊瀾接受專訪 攝影 王毅

  群體|女性的覺醒和解放 惠及中國整個社會

  “中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中國女性的覺醒和解放在世界範圍內來説都是可圈可點的。”對中國女性的覺醒以及中國女性地位的提升,楊瀾讚許不已。但她也指出,當前國人的文化觀念裏並未根除性別偏見,在職場上、生活中的傳統性別偏見,仍然壓抑著女性創造力的釋放。

  楊瀾以自己為例。2015年,她開始拍攝人工智能紀錄片,質疑聲音不絕於耳:“你不是個文科生嗎,你不是個女的嗎?”

  “就好像你是女的、你是文科生,就跟科學沒有關係,但是有誰能夠限制我學習的好奇心呢?”楊瀾表示,作為女性本身,要去打破這樣的偏見。

  她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2016年和2018年,楊瀾帶領團隊走訪全球6個國家,採訪30多個實驗室,近200位科學家和各個方面的學者,濃縮成兩季共18集的《探尋人工智能》紀錄片。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女性也完全可以涉足科學領域,並有所成就。

  在楊瀾看來,女性覺醒和性別平等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和進步程度的重要指標,她認為,女性覺醒不是把男性作為對立面,而是和男性堅定的站在一起,共同面對那些過時的偏見和歧視,爭取同樣的發展機遇,來實現自我潛能和社會價值。

  此外,楊瀾提出“既要看天花板、也要看地平線”。她指出社會不能只關注那些在各行各業頂尖的、突破天花板的女性領導者,也要看到普通女性基本權力的保障。從世界範圍內的研究來看,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當女性能夠更好的釋放創造性時,無論是企業業績還是國民經濟,乃至人們的幸福感都會增加。“女性的覺醒和解放不僅僅是對女性有好處,同樣也會惠及社會當中的每一個人,是我們共同的價值和利益所在。”

  如楊瀾所言,億萬婦女以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情和努力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功推動了中國的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中國婦女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區域|海南自貿港建設正酣 彰顯中國改革開放堅定信念

  風從海上來,潮起海之南。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鄭重宣佈,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佈,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談及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意義,楊瀾表示這進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堅定信念,同時也創造了眾多發展機遇。在楊瀾看來,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發展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低碳産業、雲計算、生物制藥、大健康這些領域,提供了帶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的發展機遇,“這些領域方興未艾,具有強大的産業鏈,未來吸引的産業、投資、規模以及需要的人才儲備都是巨大的。”

  此外,她也直言,“這個世界不缺資本、不缺技術,抓住人的關鍵要素,就會引來資金、技術、産業,帶來市場。”楊瀾認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所以海南發展需要具有更開闊的國際視野、在專業領域有著核心技術和專長的人員。

  據了解,2018年以來,海南歐美同學會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優良傳統,先後組織了數百名留學人員舉辦歸國留學人員研修班、開展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及遠景規劃考察活動,引導廣大留學人員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同時,海南歐美同學會在通道建設、平臺建設上狠下功夫,積極推進海南省留學人員服務站建設,在海口掛牌成立“海歸之家”;助力海南留學人才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建設歐美同學會“海歸小鎮”項目;積極搭建交流交往與合作平臺,協調歐美同學會各分會之間的考察交流。

  九萬里風鵬正舉。楊瀾希望更多的留學人員結合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和發展,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報效國家,為推動世界進步做出貢獻。

  國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貢獻必將被世界所認同

  女性地位提高、海南自貿港蓬勃發展、我國綜合國力和世界影響力不斷提升······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成就斐然,從群體、區域、國家,層層見證著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同時中國也為世界提供機遇,在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發展新境界。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在當今時代也顯得愈發重要。那該如何更好地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

  對此,楊瀾指出關鍵要找到適合表達中國文化的方式。1993年,楊瀾第一次參與北京申奧,在摩納哥蒙特卡羅遭遇失敗。“一方面我看到西方的主流媒體對中國是有很多偏見的,另一方面我發現我們在講述自己故事的時候沒有把我們國家的文化魅力真正表達出來,有一種幹著急使不上勁兒的感覺。”儘管受到了打擊,但楊瀾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而這次經歷也成為她後來決定出國留學的一個重要動因。她希望更好地看看這個世界,了解世界,然後找到對自己國家文化更好的表達方式。

  八年後,楊瀾迎來一個展現國家文化的重要時機。2001年,楊瀾擔任北京申奧的陳述人,為了更好地展示中國文化,她特意申請加了一段小故事:700年前,馬可·波羅來到中國,曾對中國的美麗有過驚奇的描述,人們對他的描述感到十分驚訝,質疑他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他回答:“我告訴你的,連我看到的一半都沒有達到。”這段故事足夠説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國的幅員遼闊。用外國人熟悉的歷史典故和人物來敘述,能加深他們對中國的理解。

  此外,充分發揮機構組織對外交流合作作用,也是一種重要途徑。楊瀾指出,歐美同學會是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橋梁和紐帶。作為全國性留學人員組織,歐美同學會從各專業領域來展現當前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拉近中國和其他國家人民在學術、科技、文化領域思想的碰撞交流以及民間情感的相通,促進中國與世界的對話。

  文明交流,架起民心互通之橋;文明對話,邁向命運共同體之路。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人類社會發展面臨更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是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願景。“為促進人類社會進步,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併為此不懈努力,這是會被更多國家、更多人民所看到、認同的。”楊瀾對此信心篤定,此外,她呼籲國際社會能打破隔閡、增強互信、加強合作,一起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