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關中渭北平原東部,黃、洛、渭三河匯流地區的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生態優美,物産豐富。黃河、渭河、洛河三水縱橫,平川、沙苑、臺垣相間其中,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發達便捷,素有“三秦通衢、三輔重鎮”之美譽,是聞名遐邇的中國棗鄉、陜菜之鄉、陜商故里。近年來,大荔縣圍繞農業興縣目標,聚焦優勢支柱産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古思瑞體驗同州梆子戲曲粧造
渭南市大荔縣如何搶抓機遇,實現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大荔冬棗如何從鹽鹼地中脫穎而出、跨越山海,亮相亞運餐桌,甚至走出國門?同州梆子、大荔九品十三花何以被稱為地域一絕?因為機緣巧合,來自阿爾及利亞的李川柏和土庫曼斯坦的古思瑞來到渭南市大荔縣,他們帶著這些疑問,深入同州大地,打卡大荔鄉村,尋訪大荔非遺,從文化非遺、特色農業、高品質發展等主題出發,尋找中國式現代化的大荔實踐,巧借“外眼”,發現並展示中國的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給世界帶來的機遇與變革。
兩位洋親戚和朋友在當地群眾家做客
摘冬棗、賣冬棗
——大荔鄉村快速物流驚呆老外
秋日時節,大荔縣迎來冬棗集中采收季。站在小坡村向田間遠望,萬畝冬棗大棚鋪向天際,走進冬棗大棚,棚中碩果纍纍,冬棗飄香。
兩位洋親戚了解大荔冬棗何以跨越山海飛往海內外
大荔冬棗作為大荔縣興産富農的“金蛋蛋”, 近年來,通過大荔縣委、縣政府的不斷扶持,建園區、拓市場、創品牌、拉長産業鏈,實現冬棗賣向全國甚至走向國際市場。
帶著大荔冬棗何以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果的疑問,兩位洋親戚深度融入當地農民的生活日常,與老農交流種棗心得、並一起參與冬棗買賣。
“這個冬棗在運輸過程中怎麼保持新鮮度?”在冬棗物流園,當聽到物流園負責人講到這裡的冬棗不僅發往全國各地,還發往國外時,兩位洋親戚認真詢問道。
“很難想像曾經這裡是一大片鹽鹼地,這裡的人民用自己的勤勞讓自己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看到他們一個小鎮上都有很發達的物流,我覺得這就是中國鄉村的振興密碼。”李川柏説道。
和當地農民體驗冬棗售賣
“冬棗的甜和脆,讓我對這小果實充滿了感激。它不僅滿足了我的味蕾,也是大自然的甜蜜禮物。”古思瑞説。
聽戲曲、學戲曲
——Amazing的同州梆子圈粉老外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大荔劇院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隨著一陣激昂的鑼鼓聲驟然響起,如同春雷乍破長空,瞬間點燃了整個現場的氛圍。鼓點密集而有力,鑼聲清脆悠揚,兩者交織在一起,仿佛能穿越時空,將古老的故事與現代的觀眾緊密相連。緊接著,幕布緩緩拉開,舞臺上燈光聚焦,幾位身著華麗戲服的演員依次登場。他們臉上塗抹著精緻的油彩,眉宇間透露出角色的喜怒哀樂,一顰一笑皆顯功底深厚。戲曲演員們步伐穩健,唱腔高亢激昂,一開嗓便如江河奔騰,氣勢磅薄,瞬間將觀眾帶入戲曲故事的場景之中。
“it is Amazing!”“他們都扮演什麼角色?”“這和秦腔有什麼不同?”觀看著精彩的戲曲表演,兩位外國博主驚嘆連連。為了近距離、沉浸式了解同州梆子,兩位洋親戚走進劇院後臺,觀察戲曲演員如何快速在後臺換裝、演奏人員如何配合表演進行樂器演奏,同時,他們還與劇院團長深度交流,了解同州梆子的歷史淵源,並在戲曲老師的帶領下沉浸式學習一齣戲的排練過程,從戲曲中了解大荔,從戲曲中看見時代與傳承。
來自阿爾及利亞的洋親戚李川柏學習同州梆子戲
“從陌生到熟悉,我發現自己已經被同州梆子的婉轉腔調所吸引,每個音符似乎都承載著一個幾百年的故事,讓我忍不住跟著哼唱。”來自阿爾及利亞的洋親戚李川柏説道。
“穿上戲曲服裝,我好像變成了舞臺上的角色。專家在我臉上畫戲曲粧容時,我感到了一種特別的儀式感。那些細膩的粉底,鮮艷的色彩,獨特的線條,不僅是對美的追求,也是對角色靈魂的深刻表達。”來自土庫曼斯坦的洋親戚古思瑞説道。
一起體驗大荔傳統菜係——九品十三花
入鄉隨俗 串門吃席
——中國美食征服外國胃
中國餐飲文化源遠流長,承襲至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飲食習俗、五光十色的筵宴文化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荔九品十三花作為陜西東府宴席大菜一絕,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以牛肉、海參、河蝦、黃河鮑、海蜇、金錢菇、海帶、木耳等20種原料為主,經炒、爆、炸、鹵、拌、腌、扒、燒、蒸、燴等技法製作而成。
“這個菜叫什麼?”“為啥叫它這個名字?”“我能參與製作嗎?”看著面前一道道豐盛的大荔美食,兩位洋親戚提問不斷,並化身學徒,拜師學藝,從一道菜到一桌菜,學習正宗的中國味道與手藝,從製作中感知中國美食文化,以食為媒,向海外網友講好中國故事。
“九品十三花的美食,是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每一道菜都像藝術品一樣精緻,色彩豐富。品嘗時,我好像能感受到廚師對食材的尊敬和對烹飪藝術的執著追求。這些美食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佳肴,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展示。”古思瑞説道。
九品十三花部分菜品展示
“這裡的一切都和我們國家不同。我喜歡這裡的歷史,更喜歡這裡熱情好客的人們,特別是這裡發達的農業産業鏈,是我的國家沒有的。”在李川柏看來,大荔之行讓他對中國的農村有了新的認識——大荔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這裡勤奮淳樸的民風,讓這位外國人在異國他鄉也感受到了滿滿的“人情味”。“回國後,我會向更多人分享這裡的故事。”李川柏説。(文/圖 吳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