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來自孟加拉國、加拿大、埃及、埃塞俄比亞、意大利、哈薩克斯坦、韓國、巴基斯坦、突尼斯、英國等10個國家的10位外籍專家走進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西安碑林跨境電商産業園(以下簡稱“西安碑林跨境電商産業園”),透過數據大屏的躍動、跨境直播間的多語種互動,觸摸中國跨境電商産業鏈的開放脈搏與創新動能。
西安碑林跨境電商産業園的數據大屏 攝影 陳楠
一屏連全球 貿易無邊界
站在産業園的數據大屏前,外籍專家們被跳動的數字所吸引:2024年交易額7.5億元、貿易國家(地區)數量達58個、跨境電商企業85家……這些數據不僅代表出交易規模,更是西安與全球市場深度融合的縮影。“這些數據讓我對內陸城市的外貿有了新的認知。”來自突尼斯的國際政治問題專家文思表示,“近年來,我在突尼斯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産品,同樣,在中國我也看到了許多突尼斯的商品。”
企業出口的特色産品 攝影 陳楠
作為首批省級跨境電商産業園區,西安碑林跨境電商産業園以“一棟樓”承載全産業鏈生態——從海外倉建設、跨境結算到多語種直播,企業不出大樓即可完成“買全球、賣全球”的閉環。
直播間裏 世界零時差
“123,上連結!”來自意大利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籍教師娜塔麗手拿陜西特色食品——泡饃,興奮地在直播間互動,“如果你身邊有中國朋友,把這個食物送給他們,他們會非常開心。”在産業園的跨境直播基地,外籍專家們化身帶貨主播,與海外觀眾實時互動。從選品到上架、從産品展示到多平臺引流,一場直播即可觸達世界。娜塔麗體驗後感慨:“這裡不僅是商品的交易場,更是一個跨文化的對話空間。”
正在直播間介紹産品的娜塔麗(左一) 攝影 吳娜
當外籍專家們在直播間熱情介紹産品時,鏡頭定格的不只是跨境電商的繁榮圖景,更是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的縮影。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西安以産業園為支點,用“開放”連結全球市場,以“高效”重塑貿易規則,借“創新”傳遞文化價值,在世界經濟版圖上標注出鮮明的坐標。在這裡,零時差的不僅是商品流動,更是文明互鑒的共鳴。(文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