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國人以四季為筆,以沃土為紙,寫就了一部綿延千年的“鮮味”長卷。當湖南耒陽春筍破土而出,當天津桑梓西瓜蒂落瓜熟,當江蘇陽澄湖大閘蟹膏肥味美,當重慶奉節臍橙開園上市,人們始終遵循著自然的韻律,在四季更迭中品味“中國味”。國際在線推出“鮮味中國 四季農香”系列報道,以此解鎖各地鄉村振興的致富密碼,在四季農香中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千年前,“茶聖”陸羽在《茶經》中稱讚貴州茶“其味極佳”;千年後,梵凈山下的貴州茶園,一抹茶香正跨越山海,續寫千年曆史。
世界自然遺産梵凈山下的小城——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地處北緯27°的“黃金産茶帶”,茶園16萬多畝,接近五分之一用於抹茶生産,産量超千噸,産值超3億元。
2015年,外商一句“這麼好的綠茶,為什麼不做抹茶”點醒了蒙祖德。貴州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正是種植抹茶原料的理想之地。
為了“破圈”,蒙祖德與研發團隊堅守“做乾淨茶”的信念:施肥只用有機肥、堅決不用除草劑,一年四季全靠人工除草;20余道工序層層檢測,嚴於歐盟標準,最終成就了“梵凈抹茶”的細膩質地與鮮爽口感。
如今,江口縣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抹茶單體精製車間,“梵凈抹茶”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一株株茶樹到一杯杯香醇的抹茶,從傳統技藝到“抹茶+”的創新突破,從深山到世界舞臺,這抹“貴州綠”承載著夢想與希望,帶動了周邊10萬茶農就業致富。(文 羅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