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武漢香爐山站成為中歐(亞)班列第二始發站

2025-08-20 09:02:04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韓嘉慧

  原標題:武漢香爐山站成為中歐(亞)班列第二始發站 與吳家山站形成“雙車站發送”新格局

武漢香爐山站成為中歐(亞)班列第二始發站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19093252

香爐山站成為湖北第二個中歐(亞)班列始發站。(受訪者供圖)

  8月14日,一列從武漢香爐山站發出的中亞班列進入哈薩克斯坦,這51個40英尺集裝箱的貨物為汽車散件,從安徽安慶經長江到達武漢,然後無縫銜接在碼頭鐵路專用線直接裝車發運,水轉鐵到中亞班列上。

  站臺上,武漢CSP碼頭負責人與海關關員相視而笑——這趟首次採用“直接報關、無需中轉、一票出海”鐵水聯運模式的班列成功開行,標誌著香爐山站正式成為湖北第二中歐(亞)班列始發站。這座曾寂寂無名的四等小站,如今成為湖北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支點。

  香爐山站,位於武漢陽邏國際港腹地,最初僅是華能陽邏電廠的配套工業站。為滿足陽邏國際港鐵水聯運需求,原陽邏電廠專用線進行改造與擴展,最終形成武漢北至黃州的武黃鐵路。香爐山站成為武黃鐵路上的貨運站點,因其長期承擔著單一的電廠煤炭運輸任務,僅被列為四等小站。

  香爐山站緊臨長江,上承國鐵樞紐武漢北編組站,下接陽邏電廠及陽邏國際港鐵水聯運一期、二期碼頭,西接京九鐵路黃州站,坐擁長江黃金水道與鐵路網絡交會之處,區位優勢明顯。但在8月之前,通過長江航道集結武漢出口中亞、歐洲的貨物面臨著一個瓶頸——必須短駁中轉至60公里外的吳家山站發運,不僅增加運輸費用,還要中轉2天至3天。

  8月6日,香爐山站的首趟直髮中亞班列,開創了湖北國際貿易物流的新模式。這趟編號75192次的列車裝載著湖北生産的汽車散件,51個集裝箱在香爐山站完成“一站式”通關後,直達哈薩克斯坦。“直接報關、一票出海”的鐵水聯運模式背後,是多部門協作的制度創新。武漢新港海關推出提前申報、綠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實現貨物秒放行。武漢CSP碼頭的智慧裝卸系統實現貨物從碼頭上岸到鐵路裝車的無縫銜接。湖北鐵路集團軌道運營有限公司積極協調武漢局集團公司調配充足運力資源,確保班列準時高效發車、安全運行。

  香爐山站升級為始發站,最直接的效益體現在時間和成本的雙重壓縮上。與之前必須中轉吳家山站的模式相比,如今貨物在香爐山站可實現運輸時間縮短2天左右,綜合成本降低約15%。此次首發的汽車零部件班列,從生産到交付中亞客戶的時間大幅壓縮,運能的持續釋放將為湖北外貿企業提供穩定高效的物流通道。

  香爐山站升級為始發站,標誌著武漢正式形成中歐、中亞班列“雙車站發送”新格局,它與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的吳家山火車站形成“雙核驅動”,改變了湖北過去僅有一個班列始發站的局面。這一佈局優化了區域物流網絡——吳家山站主要服務鄂西、鄂北地區,而香爐山站則重點輻射鄂東、鄂南及周邊省份,大大擴展了中歐、中亞班列的服務覆蓋範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過文俊認為,這對於武漢樞紐建設而言,無疑是一個里程碑事件。一方面強化了武漢作為中部物流樞紐的地位,另一方面為湖北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記者戴輝、通訊員潘鈞)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