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瀋陽的“空中大門”格外熱鬧。8月,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日均航班量500架次、日均旅客量8萬人次、單月執行率94.2%、客座率90.7%,達到歷史最高水準。8月15日剛剛創下單日旅客量81808人次的紀錄,8月22日又迅速被83192的數字刷新歷史。這並非一次偶然的高峰,也不僅是一座機場的繁忙,串串亮眼數字的背後,其實是一場蓄力已久的文旅起飛。
作為交通樞紐,如今的桃仙機場不只是空中迎客的“瀋陽門戶”,更已成為城市文旅的“超級引擎”。七八兩個月內,3.07萬架次飛機如銀燕般起落,以運輸數據直觀反映出城市魅力,映照出瀋陽文旅的騰飛之勢。
印證這一點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交出的暑期答卷:62天裏,181.93萬名觀眾涌入這座古老宮殿,同比增長26.1%。與此同時,瀋陽還精心推出“抗戰記憶之旅”主題精品遊徑,將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北大營營房舊址陳列館等多個“紅色景區”完整串聯,貼心開通的遊客直通車周周爆滿,讓更多人在瀋陽觸摸歷史脈絡,感悟時代變遷。
若説機場是城市的“流量入口”,那瀋陽文旅便是響噹噹的“流量內核”。當瀋陽故宮的文創品與機場的遼博周邊同樣搶手,當老北市的非遺展示與張學良舊居陳列館的研學旅遊遙相呼應,這座城市正用文化魅力編織成一張“引力網”。機場的數據狂飆,不過是這張“網”收穫的必然結果。
正是無數遊客對沈水之陽的嚮往,共同托舉起了桃仙機場的繁忙。
從“流量”到“留量”,深刻的轉變正在瀋陽發生。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只是“經過”瀋陽,而是專程“為了”瀋陽而來。這座有著“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深厚底蘊的城市,正以年輕化、創意化的表達方式,贏得新一代旅行者的心。
當活力瀋陽成為無數人的出行目的地,機場上的每一次航班降落,都成了奔赴文旅盛宴的“開場哨”。桃仙機場的創紀錄客流,只是一個開始——瀋陽文旅的航班,正在飛向更廣闊的天空。(記者 唐子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