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第十屆“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動進入展期第三天,中外文藝展演輪番登場,多元文明交織共鳴。主舞臺區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經典好戲不斷,為市民呈現了一場文化盛宴。
北京演藝集團旗下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中國評劇院、北京市曲劇團帶來傳統經典選段,彰顯非遺劇種的當代魅力;曲劇《茶館》重塑老舍經典,讓現場觀眾沉浸式參與其中。秘魯駐華大使館通過文旅視頻引領觀眾漫遊安第斯的神秘風光;中國茶藝與阿根廷茶道開啟“茶香對話”,詮釋東方與南美文化之美;斯洛伐克代表團通過藝術演出與旅遊推介傳遞中歐風情。
中外茶香“以茶為媒”,看東方雅致邂逅南美風情
中外茶藝環節是當天跨文化交流的高光時刻。現場以“茶”為媒搭起跨文化橋梁,從東方雅韻到南美風情,從靜態展演到動態互動,讓文化交流更具溫度。

中國茶藝師表演茶藝
中國茶藝師動作行雲流水,溫杯時指尖輕轉,注水時水流細如銀絲,出湯時茶湯色澤清亮,舉手投足間盡顯茶道“和、靜、怡、真”的東方雅致。茶香嫋嫋中,不少觀眾不自覺地放慢呼吸,靜靜感受這份獨屬於中國茶的寧靜與細膩。

中外觀眾觀看茶藝表演
“整個過程太優雅了!茶藝師的每一個動作都像在跳舞,我好像能感受到中國人對生活的細膩態度,這種安靜的力量特別吸引人。”來自盧旺達的觀眾在參觀完茶藝表演後忍不住稱讚。

觀眾上臺體驗阿根廷馬黛茶製作過程
緊接著,南美風情的阿根廷馬黛茶展示環節把現場氛圍推向高潮。現場特意邀請觀眾上臺沖泡並分享品嘗,表演者一邊演示獨特的沖泡手法,一邊講解馬黛茶在當地社交、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新奇的內容瞬間勾起了觀眾的興趣。
觀眾們踴躍參與,在指導下完成沖泡後笑著説:“第一次親手製作馬黛茶,感覺很新鮮。它和中國茶的沖泡方式完全不同,感受到了獨特的風味。”
跟著《茶館》去“穿越”,體驗地道老北京風情

北京曲劇《茶館》
北京市曲劇團帶來的曲劇表演《茶館》,直接把觀眾“拉”進了老北京的市井生活。不同於傳統戲劇“演員在臺、觀眾在席”的固定模式,該劇以“全場景融入”的形式帶領觀眾沉浸式觀演。舞臺區域還原了清末民初老北京茶館的設置,台下同樣擺放著木質茶桌與座椅,無論是受邀上臺還是安坐席間,觀眾都成了“茶館客人”,一秒入戲。掌櫃迎來送往,茶客高談闊論,地道的京腔京韻,生動的眉眼身段,仿佛把清末民初的茶館“搬”到了現場。
台下觀眾也被這份熱鬧感染,和演員互動、跟著演員的臺詞小聲附和,現場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

觀眾沉浸式體驗表演
“第一次在戲裏當‘茶客’,這種感覺太奇妙了!”上臺參與演出的觀眾興奮地説。
多元展演齊聚,文化交融綻別樣火花

經典劇目《武家坡》
當天的戲曲展演環節,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帶來了經典劇目《武家坡》,青年新秀聯袂名家,將王寶釧的堅韌與薛平貴的複雜心境展現得入木三分;更有國家一級鼓師鄭光執鼓控盤,為全劇夯實節奏基礎。臺上演員唱腔婉轉激昂、身段細膩傳神,台下掌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
來自摩洛哥的觀眾表示:“第一次現場聽河北梆子,雖然有些唱詞不能夠準確理解,但華美的戲服、高亢的板式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演員的情緒也很有感染力,讓我對中國傳統藝術有了新的認識,太精彩了!”

中國評劇院帶來的評劇表演
中國評劇院帶來的經典評劇《花為媒》選段,朗朗上口的唱詞,搭配演員靈動的身段與俏皮的表情,生活的趣味與戲曲的韻律交織,台下觀眾聽得津津有味。

斯洛伐克表演
現場,斯洛伐克表演者以熱烈的歌舞重現東歐浪漫,並通過文旅短片將歐洲文化風情娓娓道來。而秘魯的推介視頻則將南美安第斯的神秘與狂野徐徐鋪展,讓觀眾足不出席便仿佛能感受到亞馬遜的草木辛香。
這一天,從茶香交融到戲劇沉浸,從傳統戲曲到異國展演,“炫彩世界”用多元文化碰撞出別樣火花,讓觀眾在歡笑與感動中,收穫滿滿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