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邁向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精品城區 上海“十四五”系列新聞發佈會之長寧區專場舉行

2025-09-23 15:03:1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石麗敏

  9月2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舉行“實幹繪答卷 接力新藍圖”上海“十四五”規劃成果系列新聞發佈會,圍繞“邁向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精品城區”這一主題,長寧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十四五”期間建設發展成果和下一步打算。

  長寧是上海聯通長三角、面向海內外的重要門戶,區位優勢突出、數字特徵顯著、開放基因鮮明。長寧區委書記張偉介紹,“十四五”以來,長寧區聚焦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精品城區,牢牢把握“大虹橋”“數字化”戰略機遇,堅持不懈抓發展、謀改革、惠民生、優治理,推動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實現新提升、人民城市建設展現新氣象。2024年,長寧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789億元,是2020年的1.8倍,“十四五”前四年平均增長7.8%;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80億元,年均增長8.8%。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經濟總量跨步躍升。“十四五”前四年,長寧實現了“十、百、千、萬”的億量級突破。“十億”指的是收入增量,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實現超50億元增量,年均增量超10億元;“百億”指的是樓宇産出,誕生金虹橋國際中心這幢稅收“百億樓”,創下全市商務樓宇的“畝産奇跡”,74幢重點商務樓宇稅收貢獻凈增近200億元;“千億”指的是産業規模,長寧已經形成軟體信息、交通運輸、批發零售、租賃商務四大千億級産業集群,其中,軟體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4.8%,位居全市第一。“萬億”來源於“數字”特色,全區電商平臺交易總額達1.62萬億元,年均增長17.7%,佔全市交易總額的三分之一。

  二是改革攻堅破局立新。全力落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國家戰略,東虹橋片區稅收年均增長13.6%,佔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比重超40%。持續推進企業出海總部集聚區建設,打造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實體平臺。深入實施“總部增能行動”,“十四五”以來累計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2家,各類總部和研發中心累計達153家。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推出營商環境“八張特色牌”,獲評全國首批、全市唯一的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範區,頒發全國首張外商獨資購物中心業態綜合許可證。

  三是科技創新蔚然成勢。全力打響科創“主引擎”。高標準建設“上海硅巷”科創街區,目前已集聚近900家創新型企業,培育出黑湖科技、西井科技等一批國家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與中科院微系統所、硅酸鹽所合作成立數字硅巷(上海)孵化器,加大積體電路應用創新概念驗證中心等全鏈條科技服務佈局,更好服務科技成果率先轉化,一步步把“梧桐樹下寫代碼,風貌區內搞科研,咖啡館裏開晨會,煙火氣中聊創新”的美好願景轉化為生動實踐。

  四是城市更新活力蝶變。堅持深度、全景更新理念,累計推動實施169個更新項目。構建集約多元的生産空間。率先開展歷史風貌區保護式更新,愚園路、武夷路和上生·新所番禺路入選國家級、市級旅遊休閒街區,翡悅裏、新象限·武夷等一批標誌性更新項目相繼落成。虹橋開發區入選全市首批商務單元整體更新試點地區。打造宜居安居的生活空間。

  五是民生服務凸顯溫度。全面鋪開“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每年滾動實施“為民辦實事”,著力促成四個“有”。第一是老有頤養。全區養老床位達到7411張,萬名老年人床位擁有率居中心城區首位。第二是學有優教。“活力教育”內涵不斷拓展,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第三是醫有善治。獲評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區,重點推進區婦幼保健院改擴建、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異地遷建等項目。第四是勞有保障。積極推進“人社服務進樓宇”專項行動,建成22個社區就業服務站點。

  六是城區治理廣泛參與。搭設“直通車”廣納民意民智。持續深化基層立法聯繫點建設,打造長寧“1+10”人民建議徵集矩陣,創新設立“寧來説”議事坊平臺,推動實現“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著辦”。大力推進“多格合一”網格治理,推出六大專項行動,有效解決地鐵無障礙設施改造、油煙擾民等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善用“繡花針”提升城區品質。推進兩輪城市管理精細化三年行動計劃,完成15.37平方公里海綿城市建設,入選生態環境部“無廢城市”建設名單。(文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