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自貿區3.0版“上新” 廣西與東盟共赴開放新賽道

2025-11-06 09:33:53  來源:廣西日報  編輯:韓嘉慧

自貿區3.0版“上新” 廣西與東盟共赴開放新賽道_fororder_8996896_dengzq_1762152629922_b

10月31日,南寧國際鐵路港集裝箱裝運作業一派繁忙。今年以來截至10月22日,廣西始發中越班列已累計發運出口貨物2.9萬標箱,同比增長143%,貨源輻射至全國25個省區市。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梁凱昌/攝

  10月28日,中國與東盟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簽署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將推動自貿區合作從“要素流動型開放”邁向“制度型開放”新階段。

  從2010年1.0版啟航、2015年達成升級協議、2019年2.0版升級,再到如今3.0版開啟制度型開放新征程,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與升級的持續賦能下,廣西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不斷深化。過去15年間,廣西與東盟貿易額年均增速達17%,東盟連續25年保持廣西第一大貿易夥伴。

  站在新起點,廣西如何抓住新機遇,與東盟雙向奔赴開放新賽道?

  1 貿易躍升: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10月27日,廣西汽車集團在車輛事業部總裝車間舉行面向東盟第5000輛整車發車儀式,3輛新能源物流車、3輛高爾夫球車以及2輛菱勢黃金小卡緩緩駛下生産線,即將發往越南。

  自中國—東盟自貿區2.0版生效實施以來,廣西汽車集團在自治區商務廳指導下,持續深耕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尼等東盟核心市場,累計出口額突破2億元。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協議的簽署,將為集團發展帶來三方面重要機遇。”廣西汽車集團創新發展部總監、五菱新能源副總經理奉雪信心滿滿,“一是貿易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將增強我們産品在東盟市場的綜合競爭力;二是規則與標準的互認互通,有助於集團更高效整合區域內供應鏈資源;三是協議中涉及的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內容,為集團參與東盟綠色轉型和數字化進程開闢了新空間。”

  2010年,廣西對東盟進出口僅441億元,2024年已突破3978億元,增長超9倍。今年前三季度,這一強勁勢頭進一步鞏固:廣西對東盟進出口額3110.2億元,同比增長13.2%。

  數字的跨越間,是廣西與東盟貿易的滄桑巨變。

  隨著産業鏈協同不斷深化,廣西對東盟出口從傳統農産品、紡織品逐步轉向機電産品和新能源領域。2024年,廣西機電産品出口2481.8億元,其中對東盟出口1754億元,同比提升32.9個百分點。進口方面,金屬礦砂、紙漿等大宗商品進口值創歷史新高,2024年達1787.8億元,支撐區內製造業發展。

  2 通道賦能:從路網聯通到智慧互聯

  10月28日清晨,滿載榴蓮的冷鏈貨車緩緩駛入友誼關口岸,辦理通關手續的人員通過“智慧友誼關”小程式提前排隊叫號、實時查看進度、線上提交單據,15秒左右就實現順利通關。

  “放在過去,我們得拿著紙質單據到前臺排隊取號。現在動動手指就能通關。”廣西榮盛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貨物代理人余偉鵬搖搖手機笑著説。

  廣西以高水準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為牽引,積極打造連接中國與東盟時間最短、服務最好、價格最優的陸海新通道。今年前三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發送集裝箱貨物109萬標箱,同比增長70.3%,服務範圍覆蓋沿線“13+2”省區市,經廣西口岸進出口總值達5804.4億元。1—9月,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724.81萬標箱,同比增長10.34%。

  廣西宏觀經濟研究院專家蘇騰表示:“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再是簡單的物流路線,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動脈血管’。”

  通道的“智慧升級”,讓貿易更便捷。在老撾,中國東信打造的“老撾企業信用平臺”已接入當地工商、稅務數據,實現企業信用信息跨境互認,成為企業融資的“數字橋梁”;在馬來西亞,MYEG集團與北投信創集團共同推進的“中馬證照通”應用,現已在技術上率先實現中國駕照在馬來西亞的在線驗證;在廣西,中國—東盟國家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已吸引2400家AI企業集聚,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兩年間增長超2倍,海外倉網絡精準覆蓋東盟主要市場……

  這些場景背後,是廣西數字科技企業深耕東盟市場、助力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的生動實踐。

  3 未來可期:勇當規則先行者與合作排頭兵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正式簽署,合作的重點全面轉向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和規則、標準的制度型開放。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廣西正立足自身區位優勢,將政策紅利轉化為具體實踐,在多個關鍵領域掀起合作新熱潮。

  在數字經濟領域,廣西正加快落實《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數據出境管理清單(負面清單)(2025版)》,推動中越跨境電商標準互認,讓數據這一新型生産要素自由流動;在綠色經濟領域,廣西聯合東盟國家開展綠色標準協同,欽州港綠色石化基地正加快建設;在産業協同領域,中柬産業園、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加快推進,一系列電子信息、新能源等跨境産業項目正在積極謀劃……

  印尼工商會廣西事務負責人倫迪·克裏斯納表示:“廣西在檢驗檢測標準制定、區域互認機制建設方面的實踐成果、可複製經驗,為區域標準協同提供了重要範本。我們期待與中方夥伴共同構建規則互通、機遇共享的合作格局。”

  10月28日上午,中國—東盟自貿區3.0桂企出海服務站在南寧揭牌成立,將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信息發佈、案例輔導、拓展市場等綜合諮詢服務。“廣西企業出海東盟的意願非常強烈。5年來,我們已累計服務企業6700多次,舉辦活動158場,促成了一批標誌性項目落地。”中國—東盟經貿中心運營負責人唐海告訴記者。

  截至今年9月,東盟國家累計在廣西設立企業超800家,實際投資額近20億美元;與此同時,超過500家廣西企業揚帆出海,對東盟實際投資額累計突破27億美元。令人振奮的是,今年以來廣西對東盟直接投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製造業成為投資熱點。中馬“兩國雙園”等國際合作園區,已成為雙邊投資與産能合作的典範。

  在自貿區3.0版的時代浪潮中,廣西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堅實的步伐,與東盟攜手並肩,共同譜寫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嶄新篇章。(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許丹婷)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