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馮薇薇):數字浪潮奔涌向前,數字人才是推動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力量。11月8日,在2025年烏鎮峰會期間,由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研修院舉辦的2025全球互聯網人才卓越計劃研修班(WIC-GET 2025)在浙江烏鎮開班。
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大會數字研修院院長任賢良致辭 攝影 焦炬凝
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大會數字研修院院長任賢良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任賢良在致辭中表示,數智技術創新正以“指數級”速度重塑全球發展格局。他提出三點期望:以“開放合作”開篇,為全球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以“安全普惠”築基,共築可信可靠的全球數字治理格局;以“數智未來”領航,共繪可持續發展藍圖。
當天,來自企業界、國際機構的5位大咖圍繞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等主題進行授課。來自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參加開班儀式和講座。講座現場,學員們就課程主題和講師們進行了深入互動交流,氛圍熱烈。現場,還舉行了數字研修院新一批合作單位授牌儀式。
歐洲聯合創新中心聯合發起人、比利時前駐華大使帕特裏克·奈斯授課 攝影 焦炬凝
歐洲聯合創新中心聯合發起人、比利時前駐華大使帕特裏克·奈斯通過數據展示了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的成就。他提到,中國森林覆蓋率已達25%,PM2.5平均濃度降至29毫克/立方米,是世界上能源轉型投資最大的國家之一。奈斯表示,中國經驗表明,綠色發展需要系統化的生態環境治理、清晰的政策框架和廣泛的國際合作。他領導的歐洲聯合創新中心正積極推動中歐企業在綠色科技領域的合作。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資深經濟學家梁國勇授課 攝影 焦炬凝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資深經濟學家梁國勇從投資角度分析了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經驗,並總結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三個關鍵詞:投資、融合和創新。他建議各國建立多邊政策對話機制,支持最不發達國家通過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縮小數字鴻溝。
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稚聰 攝影 焦炬凝
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稚聰從《孫子兵法》的管理智慧出發,探討了東西方管理思想的對話。他闡述了“道、天、地、將、法”五個戰略要素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強調在數字經濟時代把握“指數級增長”機遇的重要性。王稚聰指出,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既要有核心技術突破,也要有合作夥伴共同創造價值。
全球數字基金會主席約翰·斯圖爾特·希金斯 攝影 焦炬凝
全球數字基金會主席約翰·斯圖爾特·希金斯以《數字經濟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為題,從歐洲視角分享了數字經濟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他回顧了過去20年數字技術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影響,指出“綠色和數字化復蘇”已成為歐盟政策重點。他特別強調,在推動技術創新時需要平衡監管與發展的關係,避免過度監管抑制創新活力。
聯合國全球傳播部首席數字傳播官彼得·道金斯授課 攝影 焦炬凝
聯合國全球傳播部首席數字傳播官彼得·道金斯以《數字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為題進行演講。他強調,數字合作是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必選項而非可選項”。他介紹了聯合國2020年數字合作路線圖和2024年全球數字契約,指出目前全球仍有26億人口未能上網,數字鴻溝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道金斯特別強調了數字技術在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潛力,包括通過遠程醫療改善人民健康,通過數字教育平臺促進教育公平,以及通過智慧電網和數字製造推動清潔能源發展。
本次研修班,通過專題授課、案例研討互動交流、研學參訪等形式,為全球互聯網人才搭建高水準的學習和交流平臺,助力破解數字化發展難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向縱深邁進。正如任賢良秘書長所言:“我們既是數字時代的同行者,更是全球數字發展新未來的書寫者、創造者。”數字人才的培養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需要各國攜手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