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石麗敏):如果只有一天時間,該如何讀懂北京的文化?11月12日,由國際在線主辦的“全球南方Z世代看北京”國際傳播活動開啟第二天的行程。來自巴西、老撾、墨西哥、越南等全球南方國家的20位網紅博主,走進鼓樓、南池子美術館、北京劇裝廠、紅橋市場等地標場所,在沉浸式體驗中觸摸中軸歷史脈絡,在跨文化互動中搭建文明對話橋梁,沿中軸線讀懂北京這座古都的千年韻味和生機活力。
網紅博主們在鼓樓前合影 攝影 曲藝
作為中軸線北端點的標誌性建築,鼓樓成為全球南方Z世代解鎖中軸魅力的第一站。“鼓樓在前,紅墻黃瓦;鐘樓在後,灰墻綠瓦。鼓樓胖,鐘樓瘦。”這是對北京中軸線最北端兩座地標建築的生動描述。始建於13世紀的北京鐘鼓樓相互守望了7個多世紀,是北京城市規劃和建築藝術的重要標誌性建築。
走進鼓樓的一層,數米高的券洞化身為一座跨越時空的“時間博物館”。沒有傳統的玻璃展櫃,取而代之的是依託數字技術打造的虛擬更鼓與永樂大鐘互動體驗設備。“這裡的人們不僅將鼓樓保護得非常好,還巧妙地和科技進行了結合,讓過去和未來在此交匯共生。”這讓巴西網紅博主感到震撼,“人們來到這裡,通過數字技術與歷史進行互動,會樂在其中。”來自馬來西亞的“00後”網紅博主更是感慨,數字光影、虛擬交互、沉浸聲場等科技手段,仿佛將厚重的歷史“翻譯”成了年輕人喜聞樂見的互動體驗。

網紅博主們通過沉浸式數字展了解“時間的故事” 攝影 曲暢
二層擊鼓表演現場更顯熱鬧。伴隨鼓手敲響“二十四節氣鼓”,網紅博主們的鏡頭也紛紛追著鼓槌起落,定格飛濺的鼓點與光影。憑欄遠眺時,網紅博主們又齊齊將鏡頭對準中軸天際線,在越南網紅博主看來,北京的中軸線像一條時空脊梁,對稱裏折疊著整座城的歷史。站在鼓樓高處往下望,筆直的軸線串起古建與遠山,能感受到中國傳統建築“中正和諧”的美學,也能觸摸到中華文明講究秩序與平衡的精神密碼。
南池子美術館一角 攝影 白薇
穿過車水馬龍的大街,網紅博主們走進距離故宮東華門300米處的南池子美術館。靜謐的蘇式庭院仿佛一幅鋪展開的山水畫:人文與自然融匯,空間和藝術結合,建築為當代藝術作品披上了有生命力的外衣。設計者通過將四合院的中軸線設計與蘇州園林的“曲徑通幽”理念相結合,既彰顯了傳統韻味的穩重,又不失園林的靈動與生機。
參觀中,墨西哥網紅博主直言,“我是學設計的,在我看來,南池子美術館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這裡的諸多設計既洋溢著現代氣息,又浸潤著傳統韻味。中國現代美學的很多內容都深受中國傳統美學的啟發,是對傳統美學精神的繼承與創造性轉化。

巴西網紅博主拍攝劇裝製作 攝影 曲藝
京劇是北京的傳統藝術,也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服裝“行頭”,不僅是塑造角色形象的關鍵,更是展現京劇藝術整體美感的核心要素。在前門外、中軸線東側,有一座老字號戲劇服裝道具生産企業——北京劇裝廠。劇裝廠內珍藏有梅、尚、程、荀四大名旦,以及馬、譚、楊、奚四大鬚生等京劇名家流派的數千份劇裝圖紙,並與京劇界幾乎所有藝術家合作定制戲衣。梅蘭芳、張君秋、馬連良等大師都曾經是劇裝廠的“常客”。

巴西網紅博主體驗劇裝繡制 攝影 石麗敏
走進劇裝製作工坊,華麗的京劇盔頭流光溢彩、繡滿龍紋的宮廷朝服精緻絕倫……博主們沉浸式了解劇裝的誕生過程,于一針一線中觸摸京繡的細節之美,在匠心傳承裏讀懂國家級非遺“劇裝戲具製作技藝”的深厚底蘊。
體驗環節,網紅博主們或拿起針線嘗試京繡基礎針法,或穿戴輕量化的京劇盔頭、戲服拍照打卡。老撾時尚博主體驗後驚嘆,“今天的戲服體驗太驚艷了!”這些戲服精美考究,上面的刺繡更是精巧。特別是服裝上栩栩如生的龍紋,作為極具代表性的中國符號,盡顯東方韻味。他還表示,老撾也有不少戲服愛好者,他希望能將這種“前店後廠”的模式引進老撾,“畢竟文化無國界,好的文化值得跨越山海傳遞”。

網紅博主們選購珍珠飾品 攝影 王亮
隨著“China Travel”(中國遊)的爆火和“China Shopping”(中國購)的走紅,更多外國人將目光聚焦向了位於中軸線南端、享有“京城珍珠第一家”美譽的紅橋市場。作為北京最著名的珍珠飾品集散地和全球各大旅行社重點推薦的旅遊地標性建築,成立於1979年的紅橋市場是外國人了解中國珍珠文化乃至中國商業的重要窗口。
孟加拉網紅博主此前曾在社交平臺聽聞過紅橋市場的名氣,但一直沒機會來。此次實地參觀後,諸多場景讓他印象深刻:市場內,不少外國遊客拎著大包小包,正與售貨員熱情討價還價;各式珠寶琳琅滿目、品類齊全,個性化定制更是幾乎能滿足消費者的各類需求。他還了解到,每年專程來這裡“買買買”的外國人多達近百萬。談及珠寶,他告訴記者,在孟加拉國,人們也非常喜歡珠寶,尤其是在婚禮上。“我認為珍珠在孟加拉國也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期待兩國能加強在這個領域的合作。”
暮色四合,一天的探訪雖已落下帷幕,但全球南方Z世代與這座古都的文化聯結才剛剛啟程。從鼓樓的鼓聲到紅橋市場的珠輝,從一方庭院到一身劇裝,網紅博主們用鏡頭記錄下的,不僅是北京中軸線的歷史韻味和“京城之脊”歷久彌新的生命力,更是中華文明“相容並蓄、生生不息”的精神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