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遵義“美術館之夜”,何以持續火熱?

2025-11-26 09:16:21  來源:天眼新聞  編輯:韓嘉慧

  2025年,在“悅・遵義”文旅體品牌的引領下,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人氣日益增長,正漸漸成為地方文旅融合的新晉“網紅”。

截屏2025-11-24 15.57.32.jpg

  特別是連續三年舉行的遵義“美術館之夜”這一活動頻頻成為各級媒體聚焦的熱點。而今掩映于綠水叢林中的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已成為人們競相打卡的地方。無論外地遊客,還是本地人,經常會在微信朋友圈或者視頻號中分享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的精彩。

  作為一座地市級的公益美術館,何以持續火熱?又怎樣讓“小眾”藝術和審美走進大眾視野和生活,不斷釋放引人入勝的吸引力?透過聚光燈,打開遵義“美術館之夜”的昨與今,可以從中窺見這既是一次因地制宜的公共美育的文化實踐,又從另一個側面解讀了紅色遵義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

  遵義是貴州第二大城市,備受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重視以及各方關注。在“十四五”發展的關鍵階段,省委、省政府在遵義召開重要會議,明確要求遵義要牢牢把握“偉大轉捩點”的歷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的戰略定位,切實扛起“六大使命任務”,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中當先鋒、挑大梁。

  遵義市美術館館長楊顯忠看來,新使命是沉甸甸的責任,更是前行的動力。唯有穩紮穩打,將公共文化服務做實做深,方能以文化事業的繁榮興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截屏2025-11-24 15.57.55.jpg

  在遵義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的高度重視下,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順應時代發展和公共文化服務所需應運而生。近年來,市級層面給予大力支持保障,從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和軟體公共文化服務上持續發力,推動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實現高品質發展。

  如何讓“小眾”藝術與審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走進大眾視野和生活就成為了當下在求新求變中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課題。

  針對此,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樹立開放思維,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率先提出把打造“遵義美術館之夜”活動作為持續提升地方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致力於打造深化文旅融合、彰顯文化自信、提升“悅・遵義”品牌影響力的創新實踐平臺。另一面持續夯實遵義“美術館之夜”的文化根基,以多元化的場景打造、沉浸式的藝術活動、豐富性的文化傳播,全力營造“以美達美、美美與共”的遵義特色文化氛圍。

  從2023年首次舉辦至今,“遵義美術館之夜”已連續舉辦三年,參與人次達6000余人次,成為遵義重要的公共教育品牌。“美術館之夜”品牌活動緊緊圍繞“Goodnight,美術館”、“綻放的九月·美術館之夜”、“悅·遵義——2025美術館之夜”、“美術館之夜——弦間畫語·悅享冬夜”等主題,通過創新性的夜間文化體驗,不僅讓藝術更加貼近大眾,也讓生活的煙火氣與藝術的視聽享受完美相遇,為城市夜晚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截屏2025-11-24 15.57.44.jpg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一座城的美術館,作為地方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窗口,更有了讓文化與藝術在這裡,充分展示的空間和平臺,更是通過這一陣地的“窗口”與“視角”,讓文化藝術更好地走進大眾視野,融入日常生活。

  遵循這一思路,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于2023年舉行了第一屆“美術館之夜”,通過高雅藝術與公共空間的巧妙結合,豐富多彩的跨界藝術等方式,以文化人、以藝通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助力文旅體融合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如果説第一屆“美術館之夜”是破壁啟新的探索嘗試,那麼第二屆、第三屆“美術館之夜”的持續舉行便是深思熟慮的謀定後動。第三屆“美術館之夜”單場主題吉他音樂會光是線上觀看人數超過3000人。2023年度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參觀人數達49319人次;2024年度參觀人數達51013人次;今年參觀人數預計突破6萬人次。連續三屆活動線上線下關注以及實際參觀人次的數據之變,既折射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客觀反映出文化與藝術跨界融合持續釋放的活力與動能。

  從愛好美術的專業學生等小眾群體,到親子家庭、老年人、機關幹部等更多群體,三年多來,競相打卡美術館內的人群之變,既客觀彰顯出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們關注的客觀事實,又折射出文化藝術的深度融合、跨界融合不僅持續帶來源源不斷的吸引力,也會同步激活釋放振興消費的潛力與活力。

截屏2025-11-24 15.58.07.jpg

  從高品質的展覽展廳、藝術表演的“靜態”觀看,到沉浸式體驗感受的美食集市圍爐煮茶、多彩非遺手工製作的動態融入;從趣味性知識普及活動的舉行,到從公共美育教育從節日到日常的延伸拓展;從人氣爆棚的“落日音樂會”“美食純咖”等豐富場景打造,到遊戲聯盟、互動影像機等互動性內容增加。

  三年多來,“美術館之夜”不斷推陳出新,引得越來越多群眾前來打卡體驗,既精準把握了公眾公共文化需求與高雅藝術審美之間的結合點,又巧妙地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增強了參與者、體驗者、互動者的文化認同、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多年積澱,厚積薄發。近年來,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策劃實施的多個展覽項目斬獲榮譽。2022年,“柳待春回——豐子愷遵義執教80週年紀念展”獲2020-2021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提名項目。2024年,“多彩聖境——1978年以來貴州民族題材繪畫研究展”獲2024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提名項目。2025年,《萬里征程偉大轉折:弘揚長征精神美術作品巡展》成功入選2025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0月18日,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資助項目“新征程新篇章——全國架上連環畫作品巡展(遵義站)”在遵義市美術館拉開帷幕。

  斗轉星移,時代變遷;時光流轉,歲月靜好。人們對文化藝術與美的追求始終不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始終不變。在這份變與不變中,越來越多人參與關注,越來越多人認同讚許:原來這裡不僅僅是一座彰顯城市之美文化之美藝術之美生活之美的展館展廳,還有充盈人間煙火氣的藝術盛宴,還是促進文旅消費、豐富群眾夜間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空間與平臺。

截屏2025-11-24 15.58.45.jpg

  有了文藝場館的“萬花筒”,不等於就有了高品質文化藝術融合的新內涵。

  緊貼時代脈搏,緊扣人民所需。要透過文藝場館“萬花筒”的窗口與平臺,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講好人與文化藝術親密接觸的生動實踐,人與文化藝術美美與共的價值追求,以及文旅體深度融合的動人故事。可以説,遵義“美術館之夜”在這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嘗試。

  由此及彼,縱觀未來,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應持續精準發力,以創新創意的精心策劃,常態化組織開展好高水準高品質的策展活動,長效化組織開展好高效率高品質的互動體驗,讓滿是人間煙火氣息的文藝跨界融合可觸可感可知,吸引更多群體在濃厚的文藝氛圍中,感受真情實感的互動交流,收穫情感共鳴的文化認同。

  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今天,要善用科技賦能,強化信息技術應用,著力構建更多“活起來、動起來、火起來”的多元場景,讓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能身臨其境。比如,要緊密依託黔北文化,如何通過美術、音樂等跨界組合,生動講好遵義這座城市之美。又比如,應持之以恒堅持公益性、普惠性屬性和定位,把文藝跨界融合的展示展覽展陳,與地方特色産業産品的宣傳結合起來,讓更多遵義精彩在美術館的獨特視角與窗口被看見。

截屏2025-11-24 15.58.19.jpg

  正如剛剛參加完今年第三屆“美術館之夜”的群眾胡藍朵寄語那樣,昨晚的“美術館之夜”,視覺與聽覺的盛宴,熱烈、激情、夢幻……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應該多多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這是群眾所感所言的期盼,也是未來與美不期而遇,讓美持續被看見的憧憬。

  山水相逢,一城煙火。藝術點亮生活,文化豐潤心靈,更為城市新“夜”態,平添無限精彩與魅力。有了“美術館之夜”沉澱積攢的人氣流量和關注,遵義市美術館(遵義畫院)更將緊密依託遵義深厚的文化底蘊,多措並舉打造精品展覽、深化公共美育、建設專業館藏,一步步向國家重點美術館這個目標奮進,切實為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來源 貴州宣傳、遵義市文聯)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