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待到滿山紅葉時——三峽重慶庫區踐行新發展理念面面觀
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40年前,一部在長江三峽重慶段取景拍攝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風靡大江南北,三峽紅葉的形象深植于一代人心中。
如今,百里瞿塘峽、巫峽兩岸,不僅年年有紅葉,更處處有綠意。一個生態美、百姓富、文化興的三峽重慶庫區,正向世界展示新發展理念的實踐成果。
重慶市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村民劉忠梅在紅葉藝術品加工工坊內展示紅葉産品(5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從“紅葉年年似彩霞”到“兩岸青山相對出”
初夏時節的三峽重慶庫區,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在重慶市巫山縣巫峽鎮桂花村陡峭的山坡上,村民正在對今年新種的6000多畝黃櫨進行管護。
黃櫨是三峽紅葉的主要樹種。每到深秋時節,黃櫨葉子變紅,長江兩岸層林盡染,呈現出峽江紅葉的獨特美景,觀賞期長達3個多月。
紅葉映襯下的長江巫峽段景象(2019年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近年來,三峽重慶庫區各區縣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在長江兩岸啟動了以紅葉樹種為主的新一輪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每年種樹4萬多畝,既修復長江兩岸生態,也讓三峽紅葉更集中連片。
三峽地區是我國石漠化治理重點區域之一,土地瘠薄、坡度大、不保水,每年夏季還要受到川東伏旱高溫的影響,要把樹種活絕非易事。
為了種樹,當地林業部門著實下了一番功夫。爆破、鑽探的工具齊上陣,還用上“土辦法”。巫山縣林業局生態修復科科長周厚林告訴記者,經過多年摸索,巫山總結出了自己的“種樹經”:“一個大窩、一袋土壤、一把肥料、一根水管。”
重慶市奉節縣青龍鎮大窩社區景色(無人機照片,5月30日攝)。近年來,為保護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當地對硫磺廠實施政策性關閉,並通過石漠化治理、植樹造林等措施,不斷提升大窩社區的森林覆蓋率和環境品質。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最近兩年,巫山縣投入5億多元,完成營造林任務54萬多畝,將森林覆蓋率從十年前的40%左右提升到60%,獲評“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過去只有秋冬的紅葉有看頭,現在一年四季都有‘兩岸青山相對出’的美景。”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説。
重慶奉節瞿塘峽一帶景色(無人機照片,2019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念好“山字經”的不僅是巫山,瞿塘峽所在的奉節縣也以“管住山頭、守好源頭”的幹勁,讓“青山依舊、猿聲再現”。
近年來,奉節縣全面啟動補植補綠工作,開展關閉礦山、植被恢復和石漠化綜合治理,補齊長江兩岸、高速沿線、城鎮周邊“綠化天窗”。
位於瞿塘峽口的老關廟信號臺,是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的取景地。在信號臺工作了近20年的臺長楊青川説,過去瞿塘峽兩岸看起來光禿禿的,現在隨著生態持續改善,植被越來越茂盛,前來“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獼猴也頻頻光臨,時不時要來信號臺“偷”水果。
老關廟信號臺臺長楊青川通過望遠鏡眺望瞿塘峽(5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現在,猴子越來越多了,通過對獼猴等珍稀野生動植物持續保護,‘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愜意暢快重歸三峽。”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説。
生活在重慶市巫山縣小三峽岸邊的野生獼猴(2019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告別“一煤獨大” 孕育“生態寶貝”
扼守瞿塘峽口的奉節縣,古稱夔州,既是一座風光壯美的山水之城,也是一座積澱深厚的文化名城。雖然坐擁自然人文寶庫,奉節卻長期以煤為生。2016年以前,奉節是全國産煤百強縣之一,全縣30個鄉鎮中,涉煤鄉鎮達23個,擁有産能9萬噸以下的煤礦39個,煤炭及涉煤行業從業人員近30萬人,煤炭産業一度貢獻了全縣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當地幹部群眾關閉煤礦,堅決走“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的道路。
告別“黑色依賴”的奉節,將當地2300多年柑橘栽培歷史發揚光大,成為全國著名柑橘産區之一。
位於奉節縣白帝鎮的重慶橙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臍橙分選包裝車間內擺放臍橙(2019年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如今,奉節臍橙種植面積達35萬畝,年産量33萬噸,綜合産值約26億元,2019年臍橙産區貧困戶戶均收入2.48萬元,全縣7006戶貧困戶在臍橙産業的帶動下實現穩定脫貧。
脆李、茶葉、油橄欖、中藥材……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巫山、奉節按照低、中、高不同海拔區域,規劃種植適宜的經濟作物,大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孕育出一個又一個“生態寶貝”。
23歲的羅國鍵在位於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的自家脆李種植地裏錄製用於推廣行銷的視頻(5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巫山脆李,僅用幾年時間,種植規模達28萬畝,實現了沿江地帶應種盡種。1斤李子鮮果最高能賣近20元錢,成為扶貧的“大産業”。
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權發村村民在裝載剛採摘的脆李(2018年6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年年扮靚三峽的紅葉,現在不僅能觀賞,經過雕刻加工也能賣錢。在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來自重慶市文聯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王濤,牽頭建起紅葉藝術品加工工坊,請來重慶市知名剪紙藝術大師黃繼琳教村民“剪紅葉”,製作紅葉書籤、畫框等産品。
經過1年多的努力,在攻克了紅葉保存等技術難關後,訂單開始慢慢多了起來。在工坊工作的貧困戶劉忠梅告訴記者,上個月她拿到1200多元工資,“在家帶孩子、幹農活的同時,還能有這樣一份收入,真是做夢也沒想到。”
紅葉映襯下的長江巫峽段景象(2019年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文旅融合煥發生機 綠色基因不斷更新
生態興則文明興。三峽文化歷來以其壯麗雄偉的自然山水和源遠流長的人文薈萃聞名遐邇。在新的歷史階段,三峽文化的內涵和形式不斷豐富和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
綠水青山能變金山銀山,文化資源也要變成金山銀山。近年來,圍繞山水和人文打造全域旅遊,長江三峽作為旅遊目的地更有看頭了。
奉節把文化資源作為發展的最大魅力、最大亮點、最大品牌,推動文化場景再現,啟動建設中華詩詞碑林、竹枝詞主題公園和杜甫草堂等項目。還持續深化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藝《歸來三峽》,建設《中國詩詞大會》永久會址,讓中國詩詞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演員在《歸來三峽》實景演出中表演(2019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巫山通過種好紅葉樹、建好紅葉園、辦好紅葉節,將“三峽紅葉”打造成美麗中國的名片。目前,巫山已連續舉辦13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在國內形成“北有香山紅葉,南有三峽紅葉”的口碑。
重慶市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村民在紅葉藝術品加工工坊內作業(5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現在,每到紅葉似火的時節,在巫山神女峰腳下的抱龍鎮青石村,三峽移民易光瓊開的農家樂就會迎來一年中最火爆的時期。每天數百名遊客到此欣賞三峽紅葉,聽“神女”美麗傳説,品嘗農家生態美食。
三峽重慶庫區基層幹部群眾認為,新的三峽文化,就是要讓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成為三峽庫區發展的普遍遵循和價值追求。
在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來自重慶市文聯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王濤在紅葉藝術品加工工坊內整理擺放紅葉産品(5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在決策中,堅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五個關係,以實際行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在具體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招商引資堅持“大小不論、污染不要”,項目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環保把關”,真正做到“美麗之地”拒絕污染。
在生活中,堅持共建生態文明,共享藍天白雲,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環保生活方式,協同推進生態美、百姓富、文化興。
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境內的長江瞿塘峽一帶景象(無人機照片,5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雲從三峽起,天向數峰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節點,三峽重慶庫區緊緊抓住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歷史機遇,不斷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三峽庫區生根、發芽,繪就一幅“新三峽”的壯麗圖景。
(新華社記者李勇、陶冶、周文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