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博會是重慶致力於創新和利用數碼科技的明證
2020-09-24 08:57:49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馮鈺穎

  原標題:新加坡人力部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智博會是重慶致力於創新和利用數碼科技的明證

智博會是重慶致力於創新和利用數碼科技的明證

  楊莉明(左)在二〇二〇線上智博會新加坡分會場參會。(新方供圖)

  今年10月,中新兩國將迎來建交30週年。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舉辦期間,重慶日報記者前往智博會新加坡分會場,對新加坡人力部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進行了書面採訪。

  9月22日,楊莉明部長在採訪回復中表示,新加坡正繼續在各方面和中國加深雙邊的經濟合作,而智博會是重慶致力於創新和利用數碼科技的明證。目前,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以下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取得了良好進展,她本人也非常期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次到訪重慶。

  繼續推動創新、互聯互通和富有韌性的經濟合作

  重慶日報:今年是中新建交30週年,在您看來,在雙方深入合作的基礎上,今後還有哪些領域或方向值得雙方共同開拓?

  楊莉明:新中兩國有著牢固和多方位的關係。今年是新中建交30週年,新加坡正繼續在各方面和中國加深雙邊的經濟合作。

  新加坡和中國的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和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中新廣州知識城)不斷取得進展,合作不斷深化。此外,新加坡和中國也通過例如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合作項目更新雙邊的合作,與時俱進。地方層面,新加坡也在中國的八個省市(廣東、江蘇、遼寧、山東、上海、四川、天津、浙江)設立了經貿理事會。

  新加坡將繼續在國際和區域層面與中國推動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在雙邊層面上,我們也將繼續推動創新、互聯互通和富有韌性的經濟合作,並在企業層面上把握互惠共贏的商務機遇。

  新中兩國的長久緊密關係在冠狀病毒(即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加坡簡稱“冠病”)期間尤為突出。兩國一直相互支持並提供協助,在緩解冠病對公眾健康和經濟的影響等領域有著緊密的合作。合作成果包括兩國在今年6月開啟負責接待雙方商務和公務人員的快捷通道。

  數碼轉型為互聯互通帶來新的契機

  重慶日報:2020智博會,新加坡由主賓國變為主辦方,您如何看待這一變化?您認為這一變化將給新加坡帶來怎樣的機遇?

  楊莉明:新加坡很榮幸擔任智博會的共同主辦方。作為共同主辦方,我們也在新加坡設立了一個分會場,聚集超過30家機構和公司,線上參與智博會。在這個非常時期,智博會繼續為資訊與通訊科技業者提供交流意見和建立夥伴關係的平臺。這是重慶致力於創新和利用數碼科技的明證。雖然實體的互聯互通受阻,但數碼轉型為互聯互通帶來了新的層面,新的契機。新中兩國第三個政府間旗艦合作項目,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就是這類與時俱進的合作關係的延伸之一。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不受地理位置局限,旨在加強中國西部與東南亞之間的“現代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經濟”。

  以重慶和新加坡作為中國西部和東南亞的樞紐

  重慶日報:今年也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實施5週年。5年間,項目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未來有怎樣的主要計劃?

  楊莉明: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自啟動以來取得了良好進展,成功降低融資與物流成本。在金融服務領域,截至今年4月,跨境融資交易額高達112.6億美元(約153.9億新元)。在航空領域,冠病暴發前每週有14個航班來往新加坡和重慶市。相較之前的每週5個航班,乘客量呈現上升趨勢。即便當下受疫情影響,雙方仍然攜手加強航空互聯互通,保持貿易往來暢通。勝安航空經營每週一班飛往重慶的客機,四川航空經營的每週一班貨運航班則在2020年4月開始運營。

  重慶是中國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新加坡的公司有充足的機會與中國合作夥伴合作,共同開發創新的數碼方案,並通過重慶進軍中國西部。中新(重慶)資訊通信技術創新聯盟旗下由SGTech(即新加坡科技工商協會)和重慶科技服務大市場有限公司共同發展的商業配對門戶網站就是其中的例子。配對門戶網站將加強公司之間的聯繫,讓尋找合作夥伴和擴大業務的過程便利化。今年,新中兩國的公司將簽署17項有關建築與環境産業群、製造業、物流和旅遊業的諒解備忘錄,以便在中國和東南亞市場拓展業務,這是擴大兩國經濟合作的積極跡象。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以下簡稱“陸海新通道”)證明了兩國加強互聯互通的決心,以更好地利用彼此的比較優勢和集體優勢。以重慶和新加坡作為中國西部和東南亞的樞紐,“陸海新通道”旨在通過整合海路和鐵路交通基礎設施,提供更快捷的交通線路,為兩個地區的發展做出貢獻。加強互聯互通將使東南亞和中國西部的資源和資本更有效地匯集和部署,促進區域一體化,推動兩個地區的發展。

  這樣的多式聯運、多重經濟效應的運輸通道在供應鏈受到嚴重破壞的背景下,特別重要。在這段時間,“陸海新通道”提供了另一條可行的航線。除了傳統航線之外,參與“陸海新通道”的新加坡公司也反饋,貨運流量在1H2020年(即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長。許多防治疫情的必須品例如醫藥用品和食品都是通過“陸海新通道”運輸的,對維護人民的生計有很大的作用。

  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以下簡稱“中新數據通道”)在數碼貿易領域更是建立起合作關係。這個數碼基礎設施通過重慶和新加坡連接東南亞及中國西部地區的企業,並促進數碼貿易、交易和信息的流通。在應對冠病疫情,數碼經濟的角色變得更加重要。為此,雙邊成立了兩個針對中新數據中心的工作組,以研究促進跨境貿易、數據和交易所需的政策創新。鼓勵更多企業間的項目合作才能確保合作具有可持續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一個積極的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的合作空間。這提供了一個讓我們將成都乃至其他中國西部省份也納入中新數據通道的平臺。我們也鼓勵兩國的企業通過中新數據通道合作,把市場份額擴大到東南亞等增長地區。我相信這些合作將取得積極的成果,並給大家帶來具體的好處。

  受冠病影響,很多互訪和國外會議都無法照常進行。儘管如此,我們善用科技,舉辦虛擬會議和綜合性(線上和線下)活動。即便兩國的來往還是頻密,我仍然非常期待在情況允許時再次訪問重慶。

  (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申曉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