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貿試驗區深耕“實驗田”
2020-11-03 09:25:18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馮鈺穎

  原標題:重慶自貿試驗區深耕“實驗田” 3年來累計探索形成創新成果240余項

重慶自貿試驗區深耕“實驗田”

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資料圖片) 通訊員 喻慶 攝/視覺重慶

  10月26日,裝著國際郵件的5個集裝箱,搭乘一趟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出發,向歐洲邁進。

  2020年4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國際郵件在國內滯留。中國郵政迅速與重慶溝通,開行了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專列。至此,重慶成為全國的國際郵件,尤其是歐洲向郵件的重要疏運地。

  這是重慶積極發揮自貿試驗區政策“先行先試”的體現。去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賦予重慶鐵路運郵的權限。

  “不止是鐵路運郵,我們前後上報60余項政策訴求和賦權建議。”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智奎表示介紹,重慶自貿試驗區自2017年掛牌以來,一直用好改革自主權,圍繞制度障礙和市場需求,當好“實驗田”。

  如營商環境的改善,一直是重慶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先改的重點。

  為此,重慶自貿試驗區持續推進“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探索權限下放“基層點菜”,41項市級管理權限下放到各片區,取消行政審批14項,審批改備案8項,實施告知承諾60項,優化審批服務455項。

  同時,重慶自貿試驗區全面實施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外資項目備案實現“立等可取”,覆蓋率達到100%。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

  “我們還在全國率先推出全程電子退庫系統,區域內正常出口業務平均辦理時限僅5.3個工作日,遠低於全國10個工作日的平均水準。”張智奎説。

  3年以來,重慶自貿試驗區創新成果豐富,累計探索形成創新成果240余項,向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上報50余項,其中56項在全市範圍推廣,內陸物流大通道開拓、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四自一簡”等案例,已向全國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商務部召開自貿試驗區專題會議,會上通報了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31個,重慶自貿試驗區的“鐵路提單信用證融資結算”、重慶“自貿試驗區的知識價值信用融資新模式”“市場綜合監管大數據平臺”入選最佳案例。

  “創新的同時,重慶自貿試驗區也不忘完成國家部署的任務。”張智奎介紹,截至目前,國務院批復重慶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151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全部落實,國發〔2018〕38號文件適用於重慶的41項深化改革創新措施落實率達90%,國家複製推廣適用重慶的206項改革試點經驗和典型案例複製推廣率為94%。

  另一方面,通過“先行先試”,重慶自貿試驗區已成為重慶開放型經濟的聚集區,為重慶經濟發展提供明顯助力。

  據統計,截至2020年7月底,重慶自貿試驗區新增註冊企業43222戶,註冊資本總額5167億元,引進項目3037個,簽訂合同(協議)總額9533億元。

  今年1—7月,重慶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2506.4億元人民幣,逆勢上揚13.9個百分點,佔全市同期的73.7%,高於全市外貿增速5.4個百分點。

  據介紹,三年多來,重慶自貿試驗區集聚了全市約1/5的進出口企業,貢獻了全市約70%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吸引了超全市40%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2019年,完成進出口4238.64億元,佔全市73.2%;實現稅收收入727.62億元,佔全市17%。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自貿試驗區方面,探索與四川的合作。”張智奎介紹,目前,川渝兩地已經達成共識,將合作共建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形成1個合作方案、3張闔作清單、50余項合作事項,相關工作獲得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國家部委支持。

  (重慶日報記者 楊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