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區如何聯手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準樣板
2021-01-04 09:08:03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馮鈺穎

【要聞】成渝地區如何聯手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準樣板

重慶長江索道。唐安冰 攝/視覺重慶

【要聞】成渝地區如何聯手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準樣板

四川省成都市太古裏。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編者按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的重要戰略部署。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一週年之際,川渝兩地該如何高品質唱好“雙城記”,進一步掀起合作發展新高潮?重慶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

  溫鐵軍

  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二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主任、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鄉村振興中心主任。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戰略調整的産物。成渝兩地的工業化原本是外面“飛來”的。”

  “成渝兩地具有南下“縱向整合”中南半島、進一步戰略前出到南亞次大陸東緣、撐住海上絲綢之路軟肋的獨特的區位經濟優勢。”

  “成渝兩地要推進縱向整合而不是橫向整合,發揮各自的工業優勢,做到錯位佈局和差異化發展。”

  “成渝兩地要以城鄉融合作為重要戰略方向,借鑒浙江各地包括安吉活化鄉村資源産權交易的經驗,運用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改革創新中,實現農村生態資源價值化。”

  “成渝地區尤其要對現代農業産業在內的“綠色産業”做結構調整,以“綠色生産方式”作為農業供給側産業結構調整目標,實現城鄉生態化融合體系的營建。”

  “要建立地市政府與中央部門直接對接的制度通道,降低地方政府對國家戰略的代理成本。”

  打造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重慶日報:為什麼説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

  溫鐵軍:從國內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優化區域經濟佈局的戰略決策,是打造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有助於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戰略調整的産物。成渝兩地的工業化原本是外面“飛來”的。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是由於“三線建設”戰略的需要,大量的國防、科技和裝備工業源源不斷地從東部沿海地區向西部地區轉移,尤其是向成渝這兩個重要的西部城市轉移了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為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産業基礎。二是成渝地區是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中央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大國債投資對成渝地區的支持力度,對於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前20年區域發展不平衡,改革開放後20年以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舉國體制逐漸實現了區域發展再平衡。當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有助於穩定區域協調發展的成就。

  從國際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國家“一帶一路”南向戰略的橋頭堡,是拓展對外開放空間的重大部署,也是應對全球化重構的重要“亞區域整合”戰略。南方地區雖然富裕城市眾多,但大部分沿海外向型經濟缺少重工業和裝備製造業,沒有形成産業高地的條件;西部地區屬於産業高地的大城市則金融發育不充分;只有成渝兩地因長期得到國家政策支持,是西南地區産業和金融雙高地,具有南下“縱向整合”中南半島、進一步戰略前出到南亞次大陸東緣、撐住海上絲綢之路軟肋的獨特的區位經濟優勢。因此,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助於川渝南下縱向整合,有助於聯袂開發南亞、東南亞的市場和資源,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聯動建設大西南協同開放示範區,進而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重慶日報:成渝兩地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準樣板,需要突破的主要瓶頸有哪些?

  溫鐵軍:成渝地區要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著力健全合作機制。一要構建“地方政府執行國家戰略”的政策模式。從中央來看,國家戰略只有交給地方政府代理,才能夠有效地將地方資源低成本地調配到國家戰略中,成倍放大國家投資和政策紅利的效應,實現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的雙贏。從地方來看,這也將給包括重慶、成都、昆明、貴陽等在內的西南地區帶來重大發展機遇。成渝兩地作為西部唯一的“亞區域一體化”戰略整合區,要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搭在國家發展的脈搏上,要充分考慮國家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的戰略需要,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應對這場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挑戰,為國家推進發展的大戰略做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有的貢獻。二要加強有效推動和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建設。要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市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現代化國際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要通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性建設,擴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朋友圈,聯合貴州的遵義、貴陽,再往南聯合昆明、南寧等,形成西南産業帶和産業群,不斷開拓東南亞市場,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一體化發展 共同推動川渝兩地城鄉融合

  重慶日報:成渝兩地在産業結構上如何實現整合?

  溫鐵軍:要抓住戰略機遇的時間窗口期,把三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兩地宏觀部門和農業農村委要分門別類地認真加以研究,推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實現産業結構上的整合,真正形成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

  一要把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成渝兩地在經濟上加強頂層設計合作,把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兩地構建産業互補的重要的機遇。成渝兩地要推進縱向整合而不是橫向整合,發揮各自的工業優勢,做到錯位佈局和差異化發展,才能揚長避短,在發展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

  二要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與金融供給側改革相結合。農業與金融都客觀上存在“體制錯配”導致的結構性過剩,以往的農業增長方式是粗放數量型增長,要調整為品質效益型,就要把農業與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通過集體經濟“三變”來落到實處,著力探索“六産融合”的新業態,探索城鄉融合新模式,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三要把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縣域“數字經濟”創新落到實處。成渝兩地有大量的空間生態資源和政府投入鄉村的設施性資産,但是這些資産沒有接入大數據被激活,甚至是縣以下基層沉重的債務負擔。成渝兩地要加強數字化生態鄉村的頂層設計創新,統籌空間生態資源價值化實現的改革安排,以此增加有效金融供給,將成渝地區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要結合農村産權“三變”改革推進集體經濟公司化改制,最大限度發揮包括農村産權交易的金融市場的杠桿作用,健全本地資源權屬交易和投融資制度體系,引進和打造板外為主的縣級資本市場,促進成渝兩地在地生態資源價值顯化和活化。

  重慶日報:“鄉村振興戰略是應對全球化危機的壓艙石”,在鄉村振興方面,成渝兩地該如何著力?

  溫鐵軍:城鄉融合是國家提出的新戰略,是鄉村振興的新動能,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一個新增長點。當前市民下鄉方興未艾,其關鍵是形成城鄉統一的、按照經濟規律定價的要素市場。成渝兩地要以城鄉融合作為重要戰略方向,借鑒浙江各地包括安吉活化鄉村資源産權交易的經驗,運用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改革創新中,實現農村生態資源價值化,共同推動川渝兩地城鄉融合,實現一體化發展。目前,成渝地區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都呈現“城市強、農村弱”,優質資源均從農村流向城市。因此,要創造條件吸引市民攜帶技術、文化、教育、投資等要素下鄉,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社會企業”,通過鄉土百業發展體現城鄉融合戰略。同時,構建生態文明的經濟基礎,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其內容包含基於農業生態化轉型的小農經濟立體循環模式構建、基於創新創業的多業態手工體驗經濟提升、基於全域旅遊養生資源開發的服務經濟打造、基於地方經濟自主性重塑的公平市場體系構建等等。要通過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三變”改革重構新型集體經濟,保障農民分享生態資本深化帶來的增值收益,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進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品質發展。

  加快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

  重慶日報:處在長江上游地區的成渝兩地該如何踐行“兩山論”,走好“兩化路”?

  溫鐵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區,在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成渝兩地要深入貫徹中央提出的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要求,圍繞生態屏障區的需求來落實“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加強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結合川渝的區位、資源、氣候地理條件,推進成渝地區生態共建和環境共保,努力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成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樣板區。要牢固樹立山水田林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認識,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走“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發展之路,適時推進“生態資本深化”的改革,把城鄉融合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規劃中,創造發展條件激活沉澱資産,實現綜合的、可持續的、包容性的、健康的發展。同時,成渝地區尤其要對現代農業産業在內的“綠色産業”做結構調整,以“綠色生産方式”作為農業供給側産業結構調整目標,實現城鄉生態化融合體系的營建。一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制定優惠政策推進農業的一二三産融合;二要立足於生態化農業內涵構建互聯網+“六次産業”創新,促進市民下鄉創業帶動城鄉融合;三要實現社會化生態農業需要的全域資源的綜合性規劃和生産方式調整。

  重慶日報: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準樣板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深入推進體制創新方面,您認為該如何著力?有何建議?

  溫鐵軍: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準樣板,要充分發揮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一要通過構建“巧實力”提升區域重要性。成渝兩地要使“川渝南下縱向推進亞區域整合”成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綜合安全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秉承南下縱向整合的應對策略。二要鼓勵現代服務業先行探索。成渝地區要鼓勵商貿、物流、教育文化、生態旅遊等資本沉澱性較低的現代服務業試探性進入,融入當地生活,了解當地習俗、語言、文化等基礎知識和風物物産等基本信息,培養本地化人才梯隊,構建社會網絡,擴大網點佈局和基礎知識積累,為資本沉澱性高的産業資本低成本進入鋪墊道路。三要積極申請資本市場及期貨市場的相關政策。推進金融和産業進行跨境的亞區域整合,需要包括自貿區在內的一系列國家特殊政策支持。目前應該利用國內資本過剩而南亞資本不足的空間,積極申請資本市場及期貨市場的相關政策,使成都、重慶成為西部金融中心、資本運作中心和區域性重要産業培育中心;通過各種金融創新支持跨區域基本建設,推動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實體産業發展壯大和對外整合。四要建立地市政府與中央部門直接對接的制度通道。現行層級架構下,地市政府處於中間層級,而部門和省級政策很少考慮特定地區的特定政策需求。為此,成渝兩地需要開通地市政府和中央主管部門直接溝通協調的“綠色通道”和“政策直通車”,降低地方政府對國家戰略的執行成本。(重慶日報記者 侯金亮 朱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