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外力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2021-01-26 10:01:19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巧借外力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巫山雙龍鎮貧困戶精神、産業、思路三大變化的背後

巧借外力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1月22日,巫山縣雙龍鎮白坪村石上生花鄉村旅遊田園綜合體已初步建成。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吱……”1月22日上午10點過,賀成雙騎著摩托車,剎停在自家院壩前。

  “幹啥子,這麼著急?”聽到剎車聲,其妻尚魁存探出腦袋問。

  “三社的劉中華要整條泡椒烤魚,還急著趕去縣城,我馬上幫他做。”賀成雙火急火燎地説。

  賀成雙曾是巫山縣雙龍鎮安坪村遠近聞名的“賭棍”,因賭博欠下10多萬元的賭債。一家人苦熬之時,駐村扶貧工作隊找到他,給他講政策、找支持,最終助他開起了農家樂。

  “思路閉塞、缺少資金、沒得勞力,這是脫貧攻堅面臨的普遍難題,但歸根結底還是內生動力不足。”雙龍鎮黨委書記易前聰介紹,雙龍鎮被確定為市級深度貧困鄉鎮後,通過志智雙扶、能人帶動、外來幹部幫扶等三股外力,給群眾帶來了精神、産業、思路的三大變化。目前,全鎮10個貧困村的1803戶、665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志智雙扶帶來精神之變

  “賭棍”賀成雙成了“脫貧之星”

  當天上午,賀成雙在劉中華的烤魚訂單上就賺了80多元錢。他説:“這幾天下雨,生意要淡點,不過每天還是有一兩百元的收入。”

  賀成雙今年47歲,是安坪村三組土生土長的村民。2009年,賀成雙返鄉回到安坪村,經人介紹認識了尚魁存,並於2010年結婚。由於妻子精神上有些問題,一年光看病吃藥就要花費上萬元,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賀成雙身上。看不到希望的賀成雙漸漸迷戀上了賭博,沒幾年就輸了10多萬元,妻子的病情也因此加重。

  市作協重慶文學院院長助理、安坪村第一書記程浩來到村裏後,第一時間便買了點生活物資到賀成雙家救急。沒過兩天,程浩買來的生活物資就被賀成雙吃完了。

  “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在程浩看來,脫貧關鍵還得靠內生動力,得靠自己幹,首先必須得鼓起精氣神。

  “老賀啊,現在政策這麼好,你又好手好腳的,有什麼邁不過去的坎?”於是,程浩三天兩頭往賀成雙家跑,給他講政策、擺道理。經過幾個月接觸,他打聽到賀成雙以前在外打工時幹過餐飲,安坪村又在小三峽旅遊環線上,如果在村裏開農家樂,生意應該不錯。

  2017年,為了讓賀成雙鼓起信心,程浩通過評議、公示等流程,將其一家納入建卡貧困戶,併為他的妻子購買了大病醫療保險。同時,程浩又幫助賀成雙報名參加縣裏的創業培訓,到山東煙臺、萬州等地學習農家樂的經營、管理經驗,併為其申請到3萬元的扶貧小額貸款。

  經過一番籌備,賀成雙的“古樹人家”農家樂就開門營業了。第二年賀成雙就賺了3萬多元,他不僅摘掉了貧困帽,還被評為了“脫貧之星”。

  去年,村裏進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賀成雙家的外墻被翻新、院壩也硬化了,門前還栽種了花草。如今,賀成雙又有了新打算,他想再蓋一層樓,多增加5個房間,掙更多的錢。

  扶貧重在扶志。近年來,雙龍鎮通過開展“雙龍福星評選”“麼裏大喇叭”等活動,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教育身邊人”等形式,引導和啟發廣大群眾消除“等靠要”思想。同時,開展雙龍“五福”行動,即“志智是福”“和美是福”“感恩惜福”“平安是福”“孝愛是福”,進一步激發出廣大群眾發展生産的內生動力。

  能人帶動帶來産業之變

  脫貧戶劉道學成了“産業股東”

  雙龍鎮白坪村石上生花鄉村旅遊田園綜合體,佔地1200畝的石林花海讓人驚嘆。這片土地曾經是閒置的坡耕地,但返鄉能人劉小紅的到來,讓這裡發生了巨變。

  白坪村山高坡陡,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的600多人中,貧困戶就有74戶、282人。白坪村支部書記賀忠平説,之前村裏也曾動員過村民發展中藥材,但由於不懂市場、缺乏技術、勞動力,心有餘而力不足。鎮村經過合計,決定吸引本土能人劉小紅返鄉帶動産業發展。

  經過一番考察、結合當地的石林資源,劉小紅依託“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流轉了120多戶(其中貧困戶20多戶)村民的1200畝土地,準備打造一座以石林為主題,集休閒體驗、觀光旅遊、民宿吃住于一體的鄉村旅遊景點。如今,石上生花景區已初步建成。

  “不少群眾在景區裏找到了工作,增加了收入。”賀忠平説,在此常年務工的有30多人,高峰期用工量超過60人,“景區的股份配比為公司佔70%,村集體佔10%,村民佔20%,景區正式開放後,我們就按照這個比例進行分紅。”

  今年60歲的劉道學是白坪村二社脫貧戶。他將20畝田土交給公司經營後,一年光土地流轉費就有6000多元,加上景區務工每月有1000多元工資,2018年就摘掉了“貧困帽”。不僅如此,劉道學還在景區附近開了一家商店,一年也有幾萬元收入。

  産業是脫貧的根本之策。近年來,雙龍鎮通過實施“能人興村”戰略,探索出“單戶經營”“聯戶經營”等發展模式,先後引入龍頭企業5家,大業主果園54個、培育家庭果園39個,培育致富帶頭人64名,實現了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外來幹部帶來思路之變

  村民劉忠梅從扛鋤頭變為玩刻刀

  早上9點過,安靜村仍然安靜,而村裏的葉雕工作室,卻十分忙碌。

  送完孩子上學後,35歲的脫貧戶劉忠梅一大早就來到葉雕工作室。她全神貫注地盯著圖紙,手握刻刀順著圖紙在紅葉上小心翼翼地刻畫……20多分鐘後,一幅以山水為主題的葉雕工藝品就做好了。

  “放下鋤頭,拿起刻刀,現在的日子還是蠻不錯的。”劉忠梅説,學葉雕其實並不難,只要眼神好,心靈手巧就能幹,“這不,幾十分鐘的功夫,我就雕了2張,掙了30元工錢。”

  “紅葉開得艷,但村民卻守著寶貝過著窮苦日子。”市委宣傳部扶貧集團駐鄉工作隊隊員、安靜村第一書記王濤坦言,安靜村地處小三峽風景區核心地帶,其中雲頂景區、魚頭灣景區是山上觀賞峽谷景觀和欣賞紅葉風光的絕佳位置,境內紅葉資源豐富,但由於遊客只在船上游,不到山上來,山上的村民日子過得還是緊巴巴的。他們只能外出打工,村裏僅建卡貧困戶就有123戶、424人。

  在王濤看來,當地的紅葉資源沒有得到好的開發利用,除了觀賞外,就是當柴燒,根本沒當個寶。“必須在紅葉上做文章,把它變成一種旅遊商品。”

  説幹就幹。王濤邀請市文聯各藝術門類的專家到村裏考察調研,經過反復論證,大家決定開發葉雕文創産品,以安靜村為基礎,進行産業化開發,開拓紅葉藝術品市場。

  選材、雕刻、儲藏……經過多次技術攻關,葉雕藝術品開發成功,並接到了一家大型公司的訂單,紅葉賣成錢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村子沸騰了。

  2018年11月,村裏成立了重慶鴻森雕刻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村民脫貧增收。目前,紅葉葉雕已開發出山水、戀情、農耕、十二生肖為主題的四大系列産品,在重慶市消費扶貧館、巫山機場、縣城都有線下展示交易,成功帶動10多位農民常年務工增收。

  “目前小三峽旅遊正在提檔升級,從過去單一的水上游,向水路環線進軍,加上巫大(巫山至大昌鎮)高速公路即將通車,屆時到村裏來耍的遊客會更多。”王濤説,下一步,他們將申請葉雕扶貧示範車間,同時利用淘寶等線上平臺,實現網絡訂購,讓葉雕工藝品走出大山,賣向更廣闊的市場。(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