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扮靚母親河
2021-03-10 09:57:23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石麗敏

“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扮靚母親河

巫峽翠屏峰遠眺神女峰。近年來,我市加大長江流域重慶段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沿線森林覆蓋率大幅提高,“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景初顯。(攝于二○一九年十二月)特約攝影 王正坤\視覺重慶

“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扮靚母親河

3月3日,涪陵區南沱鎮,村民前往竹林深處勞作。長江岸線4300余畝竹林不僅是當地百姓的致富林,也是綠化長江的生態林。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扮靚母親河

3月8日,長江巫山段岸邊,300余名幹部群眾正在植樹。當日,巫山縣啟動2021年國土綠化“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春季義務植樹活動。通訊員 盧先慶 攝/視覺重慶

“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扮靚母親河

3月4日,雲陽縣水口鎮老林村,護林工人正在長江邊的山嶺上管護樹木。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扮靚母親河

萬州區大周鎮十里濱江長廊,中山杉林顏色繽紛,形成了美麗的沿江風景,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攝于2020年12月18日)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扮靚母親河

3月4日,奉節縣安坪鎮三沱村,村民正在運送臍橙。近年來,該縣以生態扶貧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産業,形成了低山臍橙、中山油橄欖、高山中藥材及生態蔬菜的規模化産業格局。在實現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同時,帶動廣大群眾脫貧致富。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為重慶繪就一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去年起,我市正式啟動實施了“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已落實完成巫山、奉節、雲陽、萬州、忠縣、涪陵6個區縣10萬畝的試點示範建設任務,進一步扮靚了長江母親河。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重慶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口。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事關重慶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大局。為此,我市出臺《長江重慶段“兩岸青山·千里林帶”規劃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主要解決長江等大江大河重慶段兩岸水土流失難治理、造林綠化水準低、城鄉生態修復困難多、生態屏障功能仍然脆弱等突出問題。

  從2020年起,我市正式啟動了“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預計用10年時間完成營造林315萬畝,前5年為攻堅階段,全面完成造林任務,兼顧營林與保護;後5年為鞏固階段。預計到2030年,“兩岸青山·千里林帶”的項目區森林覆蓋率,將由目前的49.2%提升到60%以上,切實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總體佈局為‘三類’‘四帶’。”市林業局一負責人介紹,“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涉及我市“一區兩群”28個區縣,地形地貌差異變化大,經濟社會條件各異,因此,將堅持全市統一規劃、分區縣實施。

  從平面上看,我市將對以長江三峽、烏江畫廊為代表的峽谷景觀生態屏障類,以經果林、森林旅遊為代表的淺丘産業生態屏障類,以城周“四山”保護提升和廣陽島片區綠色發展示範等為代表的城鎮功能生態屏障類這“三種類型”實行分類指導。

  從立體上看,我市將對高山生態防護林帶、中山生態産業發展帶、濱江景觀生態隔離帶、消落區固土涵養生態帶這“四帶”進行空間統籌。

  去年,我市已安排落實了“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1800萬元啟動資金,重點推進落實巫山、奉節、雲陽、萬州、忠縣、涪陵6個區縣10萬畝的試點示範建設任務,一些地方的景觀效果已經初顯。今年,我市還將實施30萬畝建設任務,進一步扮靚長江母親河,推動各地綠色高品質發展。

  重慶日報記者 王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